目录
香港的建築物密集、樓宇老化問題日益嚴峻,高空墮物,尤其是窗戶脫落事故,不單對公眾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亦是城市管治的一大挑戰。自2012年全面實施以來,「強制驗窗計劃」一直是屋宇署維護樓宇安全的核心政策。然而,進入2025年,隨著一份關鍵的審計報告出爐,這項計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檢視與挑戰。
E-vison將回顧2025年上半年強制驗窗計劃的最新發展,並為廣大業主剖析計劃的運作細節、法律責任,以及如何有效應對,確保自身與公眾安全。
【延伸閱讀】
按揭貸款市場亦出現降溫跡象,或對樓市氣氛構成進一步影響——按揭保險宗數跌2.7%創新低,貸款需求降溫,買家應如何調整部署?
審計報告引爆新一輪檢視:逾期個案與執法漏洞
2025年上半年,有關強制驗窗計劃的最大消息莫過於審計署發布的報告。這份報告一針見血地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港仍有超過2.6萬份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未獲遵從,其中更有逾萬宗個案逾期長達三年以上,最長甚至超過11年。報告更揭示,在過去七年間的墮窗事故中,有相當一部分發生在未被屋宇署選中作強制驗窗的樓宇,暴露出計劃在篩選機制上的不足。
這份報告不僅是對屋宇署執行效率的嚴厲批評,更引發了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的關注。委員會在7月下旬提交的報告中,促請政府全面檢視強制驗窗計劃的管理工作,並考慮盡快修例,以提升執法效率和阻嚇力。有議員甚至建議,為鼓勵市民主動驗窗,可設立「好市民獎狀」,從獎勵層面入手,而非單純依賴罰則。這些新動向預示著,未來強制驗窗計劃的政策將可能迎來重大變革,無論是執法力度、選樓機制,還是對業主的支援措施,都可能產生深遠影響。
了解政策核心:誰需要驗?如何執行?
在討論新挑戰之前,我們必須先重溫強制驗窗計劃的核心內容。這項計劃旨在確保本港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3層或以下住用樓宇除外)窗戶安全。當屋宇署向樓宇發出法定通知後,業主必須在指定期限內遵從。
主要程序如下:
- 接收通知: 屋宇署會根據風險評估和樓齡等因素,每年揀選目標樓宇發出法定通知。
- 委任合資格人士: 業主或法團必須委任一名名列屋宇署「合資格人士」名冊內的專業人士(如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檢驗人員等)進行窗戶檢驗。
- 進行檢驗與修葺: 合資格人士會對樓宇內所有窗戶的結構、組件及開關功能進行詳細檢查。如發現窗戶有潛在危險或需要修葺,業主必須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進行修葺,並由合資格人士監督。
- 遞交證明書: 完成檢驗和所有必要修葺後,合資格人士須將已填妥的「訂明表格」遞交給屋宇署,以作記錄。
法定通知的期限一般為6個月(個別單位窗戶)或9個月(樓宇公用部分窗戶),逾期不遵從者將面臨檢控。
業主之責:莫存僥倖,忽視後果嚴重
鑑於審計報告揭示的大量逾期個案,以及當局考慮加強執法和修例的動向,所有業主都應抱持警惕。忽略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的後果不容小覷,絕非單純罰款了事。
根據《建築物條例》,任何業主如無合理辯解而未有遵從法定通知,一經定罪,可處罰款港幣25,000元及監禁3個月。如果罪行持續,每日還會額外罰款港幣2,000元。更重要的是,一旦因窗戶失修發生意外,導致有人傷亡,除了民事索償外,相關業主更可能面臨刑事責任。因此,收到通知後務必及時行動,切勿抱持僥倖心態。
值得注意的是,審計報告亦揭示,公用部分窗戶的未遵從率遠高於個別單位,這突顯了有業主立案法團的大廈在協調和執行上的挑戰。法團成員與小業主之間應加強溝通,共同負起維護樓宇安全的責任,以免因一人疏忽而影響整幢大廈。
E-vison實用錦囊:業主如何自處?
面對強制驗窗計劃的法規與新動向,業主應主動出擊,防患於未然。以下為《E-vison》為您整理的實用應對策略:
- 定期自檢,主動預防: 即使尚未收到法定通知,業主也應定期檢查家中窗戶,特別是鉸鏈、螺絲和手柄等金屬部件。留意是否有鬆動、生銹或變形,以及窗扇是否能順暢開關。若發現任何異常,應及早尋求專業人士檢查。
- 善用資源,尋找「合資格人士」: 屋宇署的網站提供了「合資格人士」名冊,業主可在此查閱已註冊的專業人士名單,確保聘請的檢驗人員具備法定資格。同時,香港房屋協會及市區重建局等機構也提供樓宇維修資助計劃,協助有需要的業主承擔檢驗和維修費用。
- 了解程序,記錄在案: 收到法定通知後,應立即記錄通知發出的日期和指定期限。在整個驗窗和修葺過程中,應保留所有相關文件,包括合資格人士的檢驗報告、註冊承建商的報價單及收據,並在最終將訂明表格提交給屋宇署時留存副本,以備日後查核。
- 與法團緊密合作: 如果您居住的樓宇有業主立案法團,請積極參與相關討論。與法團合作,共同聘請合資格人士檢驗公用部分的窗戶,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計劃,並分攤成本。
結語:從被動遵從到主動守護
2025年上半年的審計報告與立法會討論,為強制驗窗計劃帶來了新的變數。它不僅是屋宇署的挑戰,更是對每一位業主樓宇管理責任的提醒。過去,許多業主將其視為一項被動遵從的法定要求,但不斷發生的墮窗事故和超高逾期未遵從率,正告誡我們,窗戶安全絕非兒戲。
E-vison堅信,健康的城市應由安全的樓宇構成。作為業主,將強制驗窗計劃視為一種主動守護自身與公眾生命的責任,而非僅僅是逃避罰款的任務,才能真正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共建一個更安全、更宜居的香港。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常見問題
1. 什麼是強制驗窗計劃?
強制驗窗計劃是香港一項法例要求,規定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其業主必須每隔五年聘請合資格人士(即合資格人士)檢驗所有窗戶,並修葺所有檢驗後發現的欠妥之處。
2. 收到強制驗窗通知後,業主應如何處理?
當屋宇署向樓宇發出法定通知後,業主必須在指定期限內完成以下步驟:
- 委任合資格人士: 聘請一名已註冊的合資格人士進行檢驗。
- 進行檢驗及修葺: 合資格人士會檢驗所有窗戶,並監督所需的修葺工程。
- 提交證明書: 完成所有工作後,合資格人士需向屋宇署提交一份證明書,確認已遵從法定要求。
3. 如果不遵從強制驗窗通知,會有什麼後果?
若業主無合理辯解而未遵從通知,將會面臨法律後果:
- 罰款: 違例者可被處以定額罰款1,500港元。
- 檢控: 若未繳交罰款或拒絕遵從,屋宇署可提出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25,000港元及監禁三個月。
- 政府代辦工程: 屋宇署有權委派承建商進行所需的檢驗和修葺,並向業主追討所有相關費用及附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