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務金與遣散費全解析:計算方法與申領資格

長期服務金與遣散費全解析:計算方法與申領資格

今年早些時候,香港一家知名連鎖零售商因應經濟環境及業務重組,宣布了大規模的裁員計劃,影響數百名員工的生計,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當下,這類因公司裁員而引發的勞資問題屢見不鮮。這不僅僅是一則新聞,更是每位打工仔都可能面對的現實。當僱傭合約終止時,您是否清楚自己應得的權益?究竟什麼情況下可以領取長期服務金,什麼情況下又是遣散費?兩者的分別在哪?隨著2025年強積金對沖機制的重大變革即將來臨,了解這些關鍵權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長期服務金 vs. 遣散費:一字之差,權益大不同

許多僱員常常混淆長期服務金與遣散費,雖然兩者都是《僱傭條例》下保障僱員的補償,但其觸發條件、適用情境截然不同。最核心的分別在於:遣散費主要適用於「裁員」的情況,而長期服務金則是在僱員為公司長期服務後,於非裁員及非嚴重過失解僱的情況下終止合約時的補償。值得注意的是,僱員在同一時間內只能領取其中一項補償

補償項目 遣散費 (Severance Payment) 長期服務金 (Long Service Payment)
申領資格 (連續性合約) 受僱不少於 24 個月 受僱不少於 5 年
主要觸發條件
  • 裁員而被解僱
  • 有固定期限的合約到期後,因裁員而未獲續約
  • 遭停工 (符合《僱傭條例》定義)
  • 並非因裁員或嚴重過失而被解僱
  • 有固定期限的合約到期後不獲續約
  • 在職期間死亡 (由遺產代理人領取)
  • 獲註冊醫生證明永久不適合擔任現時工作而辭職
  • 65歲或以上因年老而辭職
情境舉例 公司業務收縮、部門重組,導致人手過剩而解僱員工。 服務滿10年的員工,因公司認為其表現未達新標準而被解僱(但非犯下嚴重過錯)。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細規定請參閱香港勞工處《僱傭條例》指引。

如何計算您應得的權益?長期服務金與遣散費計算公式詳解

不論是長期服務金還是遣散費,其計算方法是相同的。了解如何準確計算,是保障自身權益的第一步。計算公式的核心要素包括您的服務年資、離職前薪金,同時需要注意法例設立的金額上限。

💰 通用計算公式

(最後一個月工資 × 2/3) × 可追溯的服務年資

關鍵注意事項:

  • 工資上限: 用於計算的月薪上限為 HK$22,500。即使您離職前月薪高於此數,也只能以 HK$22,500 計算。
  • 服務年資: 未足一年的服務期按比例計算。
  • 總額上限: 無論計算結果多少,長期服務金/遣散費的最高款額為 HK$390,000

對於日薪或件薪的僱員,計算基數則是從最後30個正常工作日中,由僱員任選18天工資的總和。

💡 實例剖析

假設陳先生為月薪僱員,月入 HK$30,000,並已為公司服務了 12 年 3 個月後因裁員被解僱,他應得的遣散費如何計算?

  1. 確定計算工資: 雖然陳先生月薪為 HK$30,000,但計算時需採用 HK$22,500 的上限。
  2. 確定服務年資: 12 年 + (3 / 12) 年 = 12.25 年。
  3. 代入公式計算: (HK$22,500 × 2/3) × 12.25 年 = HK$183,750。

陳先生可獲得的遣散費為 HK$183,750

MPF對沖機制取消在即:2025年新舊制如何劃分?

過去,僱主可以使用其為僱員所作的強積金(MPF)供款的累算權益,來抵銷(俗稱「對沖」)應付的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這意味著僱員實際「落袋」的金額會減少。然而,這項備受爭議的機制即將迎來重大改革。

立法會已通過修訂條例,將於 2025 年 5 月 1 日起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這對打工仔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但這是否代表舊有的供款就完全不能對沖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新安排設有「劃線」方案:

轉制前(2025年5月1日前)的僱傭期

僱主仍然可以用其強積金供款的累算權益,對沖這段時間內產生的長期服務金/遣散費。

轉制後(2025年5月1日起)的僱傭期

僱主不可再用其強積金供款對沖這段時間產生的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僱員將能全額收到這部分的補償。

簡單來說,未來的長期服務金計算遣散費計算將分為兩部分。僱員的最終權益,將是轉制前(可對沖)與轉制後(不可對沖)兩段服務期的補償總和。想了解更多關於強積金整合的好處,可以參考我們的相關文章。

領取權益時間線與僱主責任

了解自己能拿多少錢後,下一步就是知道「何時能拿到」。《僱傭條例》對僱主支付這兩項費用有嚴格的時間規定,逾期支付將面臨嚴重罰則。

項目 支付限期 逾期未付罰則
長期服務金 僱傭合約終止後 7 天內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 35 萬元及監禁 3 年
遣散費 僱員發出追討通知後 2 個月內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 5 萬元

FAQ – 關於長期服務金與遣散費的常見疑問

❓ 因健康問題辭職,能獲得長期服務金嗎?

可以的。只要您已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5年,並能提交由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發出的證明書,證明您永久不適合擔任現時的工作,便符合資格領取長期服務金。僱主亦有權自費要求您接受其指定的醫生檢查以作核實。

❓ 僱主若無理拒絕支付,有何法律後果?

如上表所述,僱主若無合理辯解而不支付或拖延支付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即屬違法。僱員應盡快向勞工處勞資關係科求助,切勿讓自己的權益受損。

❓ MPF對沖取消後,我能拿到的錢一定會變多嗎?

對於在 2025 年 5 月 1 日之後的服務年資部分,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僱主不能再用其供款抵銷這部分的補償,所以您能全額收到。但對於此日期之前的服務年資,僱主仍可進行對沖,因此該部分的補償金額計算方式不變。

❓ 我被公司裁員,同時又服務了超過5年,可以同時領取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嗎?

不可以。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根據《僱傭條例》,一名僱員不能同時就同一段服務期,同時獲得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在此情況下,由於解僱原因是「裁員」,您應獲得的是遣散費。

總結

面對職場變動,清晰了解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分別、計算方法及最新的MPF對沖政策,是保護自己勞工權益的基石。裁員並非世界末日,它可能是一個重新審視職業規劃的契機,而這些法例賦予的補償,正是在這段過渡期內為您提供財務緩衝的重要支援。緊記,知識就是力量,掌握這些資訊,才能在需要時為自己據理力爭。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