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去年底,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了第九批銀色債券的認購結果,市場反應異常熱烈。當時,超過30萬名年滿60歲的香港居民參與認購,總申請金額高達近700億港元,遠超原定的500億發行目標,最終發行額需提高至550億港元以滿足需求。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本港長者對穩健投資工具的殷切期盼,更突顯了在波動市況下,銀色債券派息的穩定特性對退休理財規劃的吸引力。隨著新一輪發行在即,了解其派息機制與投資價值便顯得至關重要。
什麼是銀色債券?長者專屬的低風險投資選擇
銀色債券(Silver Bond),是香港特區政府自2016年起,專為本地「銀髮族」設計的零售債券。這項政策工具旨在為長者提供一個安全、回報穩定的投資選項,幫助他們應對通脹,規劃退休生活。最初,認購資格為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但為了惠及更多準退休人士,政府於2021年起將門檻下調至60歲,大大擴展了受惠人群。
銀色債券的核心吸引力在於其獨特的利率機制。它的年期通常為三年,每六個月派發一次利息。利息的計算方式與香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平均按年通脹率直接掛鈎,這意味著當通脹升溫時,持有人的回報也會隨之增加。更重要的是,它設有一個保底息率,確保即使在通縮或低通脹環境下,投資者也能獲得一個預設的最低回報。這種「可變可保底」的設計,使其成為極佳的防守型資產。
💡 專家提示: 與股票或基金不同,銀色債券不設二手市場,不能在香港交易所自由買賣。這項設計的初衷是鼓勵長者持有至到期,以獲取長期穩定的利息收入,而非用於短期投機。若投資者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可以向政府申請提早贖回。
最新銀色債券派息詳情與發行重點 (2025年展望)
根據過往經驗及市場預期,我們整理了下一批(即第十批)銀色債券的發行重點預測,供各位長者參考規劃。實際詳情需以政府最終公布為準。
| 發行重點 | 預計詳情 |
|---|---|
| 🎯 目標發行額 | 約500億港元,視乎認購反應或提高至550億元 |
| 📈 保底息率 | 預計不低於4厘,甚至可能維持在5厘的高水平 |
| 📅 債券年期 | 3年 |
| 💰 最低認購金額 | 每手1萬港元 |
| ⏰ 派息頻率 | 每半年派息一次 |
| 🗓️ 預計到期日 | 2028年 |
回顧過往認購熱潮:為何銀色債券總是供不應求?
自推出以來,銀色債券的受歡迎程度逐年攀升,尤其是近年在全球低利率及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其「政府擔保、回報穩健」的特性更顯珍貴。從下方的歷年認購數據可見,認購人數及金額均呈現顯著的增長趨勢,反映了市場對這類產品的強大信心和需求。全面的香港退休理財規劃應考慮納入這類穩健的資產配置。
| 年份 | 認購人數 | 認購金額(億元) | 每人最多獲派(手) | 最終發行額(億元) |
|---|---|---|---|---|
| 2018年 | 4.54萬 | 62.21 | 8 | 30 |
| 2019年 | 5.65萬 | 79.18 | 6 | 30 |
| 2020年 | 13.52萬 | 432.24 | 14 | 150 |
| 2021年 | 25.68萬 | 678.63 | 14 | 300 |
| 2022年 | 28.96萬 | 624.62 | 21 | 450 |
| 2023年 | 32.6萬 | 721.8 | 23 | 550 |
| 2024年 | 30萬 | 699.82 | 24 | 550 |
銀色債券、綠色債券、iBond大比拼:我應該如何選擇?
香港政府發行的零售債券不止銀色債券一種,綠色債券(Green Bond)和通脹掛鈎債券(iBond)也廣為人知。它們各有特色,針對不同投資者群體。了解它們的分別,有助您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可參考銀色債券2025:保證4%穩賺!香港長者必搶「退休金」機會一文深入了解。
| 比較項目 | 銀色債券 | 綠色債券 | iBond |
|---|---|---|---|
| 發債目的 | 為長者提供穩定投資回報 | 為綠色項目融資,推動可持續發展 | 為市民提供通脹對沖工具 |
| 申請資格 | 年滿60歲的香港居民 | 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 | 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 |
| 二手市場 | 不設二手市場,可提早向政府贖回 | 可在港交所買賣 | 可在港交所買賣 |
| 利率特點 | 與通脹掛鈎 + 較高保底息率 | 定息,不受通脹影響 | 與通脹掛鈎 + 較低保底息率 |
歷年銀色債券派息率回顧:穩定回報的歷史見證
回顧過去數年,銀色債券的派息記錄印證了其作為穩定收益工具的價值。無論宏觀經濟環境如何變化,其保底息率的設計都為投資者提供了可靠的現金流。下方表格清晰展示了歷批銀債的保證息率及實際派息表現。
| 批次 | 保證息率 | 每年實際派息率區間 |
|---|---|---|
| 第一批 (2019到期) | 2.00% | 2.00% – 2.60% |
| 第二批 (2020到期) | 2.00% | 2.00% – 3.20% |
| 第三批 (2021到期) | 3.00% | 3.00% – 3.20% |
| 第四批 (2022到期) | 3.00% | 3.00% – 3.23% |
| 第五批 (2023到期) | 3.50% | 3.50% |
| 第六批 (2024到期) | 3.50% | 3.50% |
| 第七批 (2025到期) | 4.00% | 4.00% |
| 第八批 (2026到期) | 5.00% | 5.00% |
| 第九批 (2026到期) | 4.00% | 4.00% |
如何申購2025年銀色債券?關鍵日期與渠道選擇
有意認購新一批銀色債券的長者,需密切留意政府公布的正式時間表。以下為根據過往安排預測的關鍵日期,讓您提早準備:
- 認購期:預計在2025年9月中下旬,為期約兩週。
- 發行日:預計在2025年10月中旬,屆時將公布配發結果。
- 上市日期:由於不設二手市場,此日期即為正式發行及開始計息的日期。
申購渠道方面,投資者可透過20間配售銀行及指定證券經紀行進行申請。近年來,許多金融機構為吸引客戶,紛紛推出「N免」優惠,常見的豁免收費項目包括:
| 收費項目 | 普遍豁免情況 |
|---|---|
| 認購手續費 | ✔️ 免收 |
| 託管費 | ✔️ 免收 |
| 代收股息費 | ✔️ 免收 |
| 到期贖回費 | ✔️ 免收 |
| 提前贖回費 | ✔️ 免收 |
| 不動戶費 | ✔️ 免收 |
建議在認購前比較不同機構的優惠條款及服務便捷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平台。更多關於香港政府債券的官方資訊,可查閱其官方網站。
❓ 銀色債券派息常見問題 (FAQ)
1. 如果我今年59歲,但將在年底滿60歲,可以認購嗎?
根據過往慣例,申請資格是以年份劃定。例如,若2025年發行,申請人需在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年滿60歲(即1965年或之前出生)。因此,即使在認購時未滿60歲,只要在該年度內生日,就符合資格。
2. 銀色債券最多可以認購多少金額?可以重複申請嗎?
每名投資者設有最高配發金額上限,通常為100萬港元(即100手)。重要的是,每位申請人只能提交一份申請,重複申請將不被接納。
3. 如果急需用錢,提早贖回債券會有任何損失嗎?
投資者可以在債券到期前,隨時向政府以原價連同應計利息贖回債券。這意味著提早贖回不會損失本金,並且能取回持有期間所產生的利息,流動性相對較高,但不會有利息以外的額外回報。
4. 銀色債券的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繳納香港利得稅?
不需要。根據香港稅務條例,從香港政府發行的債券中所獲得的利息收入,可以豁免繳納利得稅,這對於退休人士來說是一個額外的稅務優勢。
結論
總括而言,銀色債券憑藉其與通脹掛鈎、設有保底息率、政府發行信譽良好且免稅等多重優勢,已成為香港長者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不僅提供了穩定的銀色債券派息現金流,更在充滿變數的金融市場中,提供了一個安心的「避風港」。對於追求低風險、穩定回報的退休人士及準退休人士而言,密切關注2025年新一批銀色債券的發行詳情,並將其納入您的投資組合,無疑是一個明智的理財決策。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