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重組收費全解析|IVA律師費、DRP代名人費用比較

債務重組收費全解析|IVA律師費、DRP代名人費用比較

近期,香港金融數據及分析機構的報告顯示,本地個人信貸壓力指數按季微升,反映在複雜的經濟環境下,市民的財務狀況正面臨挑戰。因生意失敗、失業或家庭突發狀況而陷入財困的個案屢見不鮮,導致向專業機構諮詢債務解決方案的人數有所增加。當中,「債務重組」無疑是許多人期望能避過破產,迎來財務重生的一線曙光。然而,在踏出這關鍵一步前,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債務重組收費究竟如何計算?當中涉及的律師費、會計師費等項目五花八門,資訊混亂,令不少身處困境的債務人望而卻步。本文將為您徹底拆解債務重組的各項收費,助您撥開迷霧,清晰規劃前路。

深度剖析:債務重組的核心收費項目有哪些?

當您決定啟動債務重組程序,不論是選擇IVA(個人自願安排)還是DRP(債務舒緩計劃),都無法避免一系列的專業服務費用。這些費用確保整個過程合法、合規地進行,並保障您與債權人的權益。以下是構成債務重組收費的主要部分:

📍 法庭規費:按欠債金額計算的第一筆開銷

對於需要經由法庭頒布臨時命令的IVA(個人自願安排)而言,法庭費用是不可或缺的「入場費」。這筆費用主要涵蓋:

  • 入稟費用: 向高等法院提交申請文件時需繳付的固定費用。
  • 破產管理署存置按金: 用作支付破產管理署署長在程序中可能產生的行政開支,金額會根據您的總欠債額而定。

這些費用是法定支出,直接支付給相關政府部門,因此不存在議價空間。這是啟動法律程序的第一步,也是證明您有決心處理債務的誠意金。

📍 專業人士費用:律師與代名人(會計師)的角色與收費標準

這是債務重組收費中最核心,也最佔比重的一部分。整個過程需要跨領域的專業人士協作,確保方案的法律效力與財務可行性。

  • 律師費用:

    律師在IVA程序中扮演著法律顧問的角色,負責草擬、審核所有法律文件,代表您向法庭申請臨時命令,並確保整個流程符合《破產條例》的規定。他們的收費通常是一筆過的固定費用,涵蓋了從準備文件到出席聆訊的所有法律工作。

  • 代名人 (Nominee) 費用:

    代名人通常由執業會計師或獲認可的破產從業員擔任。他們是整個重組方案的「設計師」與「監督者」。其職責包括:審核您的財務狀況、準備詳細的還款建議書、召開並主持債權人會議、監督您在還款期內的履約情況等。代名人的收費較為複雜,一般分為兩部分:

    • 前期費用 (前期代名人費): 在方案獲批准前,為準備建議書及召開會議等工作支付的費用。
    • 後期費用 (監督人費): 在方案獲批准後,於整個還款期內(通常為3至5年)按月或按季支付,作為監督您履行還款責任的報酬。這筆費用通常按還款額的一個百分比計算。

📍 隱藏成本:不可忽視的行政雜費

除了上述主要開支,還有一些看似零碎但累積起來也不可小覷的雜費,例如:

  • 報紙公告費: 根據法例,債權人會議的通知可能需要在報章上刊登,這會產生廣告費用。
  • 影印、郵遞及通訊費: 準備大量文件及與眾多債權人溝通所產生的行政開銷。

一家專業且信譽良好的服務機構,會在一開始就將所有潛在費用清晰列明,避免中途出現意料之外的收費。

延伸閱讀:了解您的財務健康狀況

在考慮債務重組前,深入了解自己的信貸狀況至關重要。這有助您與專業人士溝通,制定最合適的方案。

焦點比較:IVA vs. DRP 哪個方案更符合您的預算?

了解了收費構成後,下一步就是比較兩大主流方案 IVA 與 DRP 在成本上的巨大差異。這將直接影響您的選擇。簡單來說,IVA是受法律約束的「正式晚宴」,程序嚴謹,費用較高;而DRP則是相對靈活的「庭外和解」,程序簡化,成本更低。

IVA(個人自願安排)收費詳解:法定程序的成本與效益

IVA 的最大優勢在於其法律約束力。一旦方案獲得法庭及大多數債權人通過,所有債權人都必須遵守,期間不能再對您採取任何法律追討行動,為您提供了一個穩定的還款環境。然而,這種保障的代價是相對高昂的 IVA收費。整個流程涉及法庭、律師、會計師三方,每個環節都有法定收費,總費用可達數萬元甚至更高,視乎債務的複雜程度和總金額而定。

DRP(債務舒緩計劃)收費詳解:庭外協商的彈性與經濟性

DRP 的核心是「協商」。它不涉及法庭程序,而是由一位中介人(通常是會計師或專業顧問)代表您與各大債權人(主要是銀行和財務公司)進行一對一的談判,爭取一個統一的還款方案。由於省卻了昂貴的法庭費和律師費,DRP費用比較起來極具吸引力,總費用通常遠低於IVA。但其缺點是沒有法律強制力,若有債權人不同意,方案便可能失敗。不過,對於債權人較為集中的個案,成功率依然很高。

一張圖看懂:IVA與DRP費用、時間、流程超級比一比

比較項目 IVA (個人自願安排) DRP (債務舒緩計劃)
核心性質 具法律效力,經法庭頒令 庭外協商,屬自願協議
主要收費項目 律師費 + 代名人費 + 法庭費 + 雜費 中介人/顧問服務費
費用水平 高昂 (通常 HK$50,000 起) 相對經濟 (通常是IVA的1/3至1/2)
申請時間 較長 (約 4-6 個月) 較快 (約 2-4 個月)
法律保障 臨時命令期間,債權人停止追討 無法律強制力,依賴協商結果
適合情況 債權人眾多、關係複雜或有不合作的債權人 債權人主要是銀行或大型財務公司,且債務人有穩定收入

實用指南:如何估算我的債務重組總費用?

準確估算總費用是制定預算的第一步。雖然每宗個案都有差異,但我們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案例來了解大概的計算方式。

費用計算公式:以實際案例試算總開支

案例背景: 陳先生總欠債 HK$500,000,涉及5間銀行及財務公司,決定申請 IVA。

費用估算:

  • 法庭及相關費用: 約 HK$15,000 (包括入稟費及按金)
  • 律師費: 約 HK$20,000 (固定收費)
  • 前期代名人費: 約 HK$15,000 (準備建議書及會議)
  • 後期監督費: 假設還款期為60個月(5年),每月還款 HK$8,333。若監督費為還款額的10%,即每月 HK$833.3,五年總計約 HK$50,000。

總費用估算: 15,000 + 20,000 + 15,000 + 50,000 = 約 HK$100,000

注意:以上數字僅為示例,實際收費會因應律師行、會計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及個案複雜性而異。

付費方式選項:了解分期付款與「不成功不收費」的真實含義

考慮到債務人的經濟狀況,許多服務機構都提供分期付款的選項,將前期費用分攤,減輕您的即時壓力。至於市面上常見的「不成功不收費」承諾,您需要仔細辨識其條款:

  • 涵蓋範圍: 通常僅指服務機構收取的專業費用(如律師費、代名人費)。
  • 不涵蓋範圍: 法庭費、破產管理署按金等支付給第三方的「實報實銷」費用,通常不論成功與否都需要支付。

因此,簽訂合約前,務必問清楚「不成功」的定義,以及哪些費用需要預先支付。

推薦文章:比較不同貸款方案

有時候,一筆合適的貸款也能助您整合債務,了解市場上的貸款利率是重要的第一步。

常見問題 (FAQ) – 關於債務重組收費的迷思

申請債務重組後,我的信貸評級會立即受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論是IVA還是DRP,您的信貸報告上都會有相關紀錄,信貸評級(TU Grade)會即時下降。這是因為債務重組本身就是一個信貸違約的處理過程。然而,這也是一個「先破後立」的過程。當您完成整個還款期,清還所有債務後,這個紀錄會在您的信貸報告中保留數年,之後便可逐步重建您的信貸紀錄。相較於讓債務不斷累積最終導致破產,債務重組提供了一個有時限的解決方案。

除了費用,選擇IVA或DRP還有哪些關鍵考量?

費用固然重要,但絕非唯一考量。您還需要評估:

  • 債權人組合: 如果您的債權人包括一些較「難纏」的財務公司或私人債主,具法律約束力的IVA可能是更穩妥的選擇。
  • 職業影響: 某些專業行業(如紀律部隊、金融業高層、律師等)的從業員,IVA可能會對其職業生涯構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相對低調的DRP可能更為合適。
  • 未來財務需求: 您需要考慮在還款期內的生活開支及應急能力,選擇一個既能讓債權人接受,又不會令自己生活過於拮据的還款方案。

如果無法負擔律師費,是否有其他求助渠道?

若您的經濟狀況確實無法負擔IVA高昂的前期費用,可以考慮以下途徑:

  • 優先考慮DRP: 如前文所述,DRP的費用遠低於IVA,是更經濟的選擇。
  • 法律援助: 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若您的案件涉及重大公眾利益,或可嘗試申請法律援助署的服務,但一般個人債務問題獲批的機會不大。
  • 非牟利機構: 香港有些非牟利機構(如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提供債務及理財輔導服務,他們雖然不能直接代您申請IVA,但能提供專業意見,助您了解自己的權利和選擇。

IVA申請會否記錄在公開名冊上?

是的,根據香港《破產條例》,所有IVA的個案都會記錄在破產管理署的特備名冊內,公眾可以付費查閱。這也是IVA與DRP的一個重要分別,後者因為是庭外協商,並不會有公開的官方紀錄。

總結:清晰收費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面對債務壓力,感到迷茫和焦慮是人之常情。然而,逃避不能解決問題。本文詳細剖析了債務重組收費的各個環節,核心觀點可以總結為:

  • 費用主要構成: 主要由專業服務費(律師、會計師)和法定規費(法庭)組成。
  • 方案成本差異: IVA因涉及法律程序,費用遠高於庭外協商的DRP。
  • 透明度是關鍵: 選擇服務機構時,必須要求對方提供一份詳盡、清晰的費用報價單,並了解所有潛在收費。

正確理解「債務重組收費」的細節,是您成功走出財務困境,邁向新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作出任何決定前,尋求專業、可信的法律及財務意見,衡量自身狀況,選擇最適合您的道路,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