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扣稅上限 6 萬點計?一文拆解 TVC 慳稅、申請及退休增值秘笈

強積金扣稅上限6萬點計?一文拆解TVC慳稅、申請及退休增值秘笈

又到每年市民最「肉緊」的報稅季節,如何在法規允許下,善用各項免稅額「慳得一蚊得一蚊」,成為了打工仔們的熱門話題。近年,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強積金扣稅措施,特別是「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因其兼具儲蓄增值與稅務優惠的雙重功能,備受納稅人關注。這項政策旨在鼓勵市民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多作準備。究竟這項德政如何運作?如何透過強積金扣稅計算,精準規劃自己的TVC供款策略,以達至$60,000的扣稅上限?本文將為你深入剖析,從概念到實操,讓你輕鬆掌握這門省錢的學問。

本文核心內容

  • TVC(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與一般VC(自願性供款)的根本區別
  • $60,000扣稅上限的運作機制與慳稅效果實例分析
  • 開設 TVC 帳戶到報稅申報的全流程教學
  • TVC 長遠退休規劃中的角色與注意事項

強積金扣稅焦點:什麼是 TVC?為何能扣稅?

TVC 的定義與政策背景

TVC,全稱為「Tax Deductible Voluntary Contributions」,中文是「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是政府在2019年推出的一項稅務優惠政策。簡單來說,這是一個獨立於你現有工作強積金帳戶之外的個人儲蓄投資帳戶。你投入到這個帳戶的資金,不僅能像一般強積金一樣進行投資滾存,更重要的是,這筆供款可以在你每年報稅時申請稅務扣除,從而直接減輕你的應繳稅款。政策的初衷非常明確:面對人口老化,鼓勵市民未雨綢繆,主動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增加儲備,並提供直接的稅務誘因作為「獎勵」。

TVC 與一般自願性供款 (VC) 的核心分別

很多人會將 TVC 與 VC(非扣稅的自願性供款)混淆,雖然兩者都是在法定供款外的額外儲蓄,但它們在功能和規則上有著天壤之別。用一句話總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TVC 的稅務優惠,換來的是較低的資金靈活性。

比較項目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特別自願性供款 (SVC/VC)
稅務優惠 💰 可扣稅 (每年上限$60,000) 不可扣稅
帳戶性質 📂 獨立於僱主供款帳戶的個人帳戶 通常與僱主計劃掛鈎,或另開個人帳戶
提取限制 🔒 與強制性供款相同,需待 65 歲退休或符合法定理由方可提取 隨時提取,資金靈活性極高
轉換自由度 🔄 每年可隨時自由轉換受託人 受個別計劃條款限制

誰有資格申請 TVC 帳戶?

TVC 的申請門檻相當親民,基本上只要你是香港強積金制度的「玩家」,就有資格入場。具體來說,你只需要滿足以下其中一個條件:

  • 僱員帳戶持有人: 絕大部分打工仔都符合此項。
  • 自僱人士帳戶持有人: Freelancer、老闆們也包括在內。
  • 個人帳戶持有人: 例如轉工期間,強積金權益保留在個人帳戶中的人士。
  • 獲豁免人士: 例如公務員、津貼及補助學校的教員等,他們雖然有自己的公積金或退休金計劃,但同樣可以開設TVC帳戶享受扣稅。

全面解析:強積金扣稅的上限與計算方式

2025 最新扣稅上限:$60,000 是如何運作的?

稅務局規定,每個課稅年度,TVC的扣除上限為港幣$60,000。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額度是與「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QDAP)共享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同時購買了延期年金並作出了TVC供款,兩者合共最多只能扣除$60,000。

例如,你該年度向TVC帳戶供款$40,000,並支付了$30,000的延期年金保費,總額為$70,000。在報稅時,你最多也只能申請$60,000的扣除額,而不是$70,000。

手把手教學:強積金扣稅計算實例演練

「慳稅」效果究竟有多顯著?這完全取決於你的收入水平,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你的邊際稅率。收入越高,跌入的稅階越高,慳稅效果就越明顯。讓我們看看不同收入人士,在用盡$60,000扣稅額後,能實際節省多少稅款:

稅前年薪 邊際稅率 TVC供款$60,000 年度可節省稅款 💵
HK$300,000 6% HK$60,000 HK$3,600
HK$500,000 10% HK$60,000 HK$6,000
HK$800,000 14% HK$60,000 HK$8,400
HK$1,000,000 或以上 17% (最高稅率) HK$60,000 HK$10,200

*以上計算為簡化示例,未考慮個人免稅額及其他扣除項目,實際慳稅金額因人而異。

如何利用 TVC 達到最大慳稅效果?

答案很簡單:盡早規劃,並盡量用盡 $60,000 的額度,特別是對於高收入人士而言,等於政府直接給你高達$10,200的「回贈」。你可以選擇每月定額供款(例如每月$5,000),或者在財政年度結束前(即3月31日前)作一筆過的大額供款。前者有助平均成本,後者則給予資金更大的彈性。想了解更多關於個人稅務規劃的技巧,可以參考這篇【報稅攻略2025】打工仔必睇!報稅時間、免稅額、扣稅項目及網上報稅懶人包

實用操作指南:如何開設 TVC 帳戶及報稅?

開設 TVC 帳戶的步驟與所需文件

開設 TVC 帳戶的過程非常便捷,大部分服務提供商都已支援線上申請:

  1. 第一步:選擇受託人。 市場上有眾多強積金公司提供 TVC 帳戶服務,你可以比較它們的基金選擇、收費及客戶服務。
  2. 第二步:填寫申請表格。 無論是網上或實體表格,你需要提供個人資料,如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絡方式等。
  3. 第三步:提交證明文件。 一般需要香港身份證副本及最近三個月的住址證明副本。
  4. 第四步:設定供款安排。 選擇你的供款方式(月供或一筆過)及金額,並揀選心儀的投資基金組合。

如何在報稅表上正確申報 TVC 供款?

申報過程同樣直接。在你收到報稅表(BIR60)後,找到「可扣稅的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一欄(通常在第 7.1 部)。你需要填寫的,是你在該課稅年度(由去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的總 TVC 供款金額。

溫馨提示:

你無需提交任何證明文件,但你的TVC帳戶提供商會向你及稅務局提供一份「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概要」。你必須妥善保存這份文件至少6年,以備稅務局日後查核。更多官方資訊可參考積金局的官方說明

供款截數日期與注意事項

稅務扣除是按課稅年度計算的,即每年的4月1日至翌年的3月31日。若想申請該年度的稅務扣除,你的供款必須在3月31日或之前成功存入TVC帳戶。由於銀行或受託人處理供款需時,建議你預留充足時間,切勿等到「最後一刻」才行動,以免錯失扣稅良機。

常見問題 (FAQ)

🤔 如果我一年內供款超過$60,000會怎樣?

供款金額沒有上限,但稅務扣除的上限是$60,000。例如你供了$80,000,報稅時最多只能扣除$60,000,餘下的$20,000則會被視為一般的退休儲蓄,不能享受稅務優惠。

🤔 TVC 帳戶內的資金可以隨時提取嗎?

不可以。TVC 的提取規則與強制性供款完全一樣,資金會被鎖定直至你年滿65歲退休,或符合法例訂明的其他特定情況(如永久離開香港、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等)方可提取。這是享受稅務優惠的「代價」。

🤔 轉換工作會影響我的 TVC 帳戶嗎?

完全不會。TVC 帳戶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僱主的個人帳戶,不論你轉工、待業或退休,這個帳戶都會跟隨你個人,你可以繼續供款和管理你的投資。

🤔 我可以同時擁有多個 TVC 帳戶嗎?

可以。你可以在不同的強積金受託人開設多於一個 TVC 帳戶,方便你分散投資。但請緊記,所有 TVC 帳戶的供款總額,在報稅時都是合併計算的,共享同一個$60,000的扣稅上限。

總結:不止慳稅,更是規劃未來

總括而言,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絕非一個單純的短期慳稅工具。它是一項將眼前稅務利益與長遠退休規劃緊密結合的智慧理財策略。透過每年最高$60,000的供款,你不僅能即時享有最高$10,200的稅務寬減,更重要的是,這筆資金會在複息效應下持續增值,成為你退休時的另一份重要保障。

報稅季節是檢視個人財務健康的最佳時機。與其每年為稅單煩惱,不如化被動為主動,立即行動開設 TVC 帳戶,將繳給稅局的錢,轉化為投資未來的資本。及早規劃,善用政策,你將會發現,退休生活可以比想像中更輕鬆自在。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