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香港的強積金(MPF)市場向來風起雲湧,而在今年1月15日,市場迎來了一次足以改變格局的重磅消息。當日,本地強積金行業的翹楚 BCT銀聯集團(BCT)與扎根香港多年的美國信安金融集團(信安)共同宣布,雙方將建立策略合作關係。這不單純是一次商業合作,更是一次將重塑市場版圖的強強聯手。根據協議,BCT旗下的銀聯金融將成為信安強-積金計劃的新保薦人,銀聯信託則擔任受託人,而信安將繼續發揮其專長,擔任計劃的投資經理。這次合作預計在2026年第一季,待相關監管機構審批後正式生效。對於持有信安強積金的廣大「打工仔」而言,這個消息無疑拋出了一連串問號:我的MPF戶口會有什麼變化?基金選擇會否受影響?在這次變動中,我應該做些什麼來保障自己的退休儲備?本文將為你全面解析這次合作的來龍去脈,讓你一篇看懂對個人MPF帳戶管理的實質影響,並為未來的退休規劃做好準備。
深度剖析:BCT與信安的策略合作意味著什麼?
這次合作絕非偶然,而是應對市場競爭白熱化和「積金易」(eMPF)平台即將全面推行的深思熟慮之舉。讓我們深入探討這次聯手背後的動機,以及它將如何影響每一位信安強積金的成員。
▍合作背景速覽:為何兩大巨頭選擇強強聯手?
近年來,香港強積金市場的整合趨勢愈發明顯。隨著政府大力推動積金易平台,旨在將所有強積金帳戶集中管理,規模效應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對於強積金供應商而言,擁有更大的管理資產(AUM)和市場佔有率,意味著能攤薄營運成本、投資更多資源提升數碼化服務及客戶體驗,從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BCT與信安的合作正是順應此趨勢的典範。合作生效後,BCT的整體管理資產總值預計將躍升至1,640億港元,市場佔有率更會達到12.4%,一舉躋身市場前列,有力挑戰宏利(Manulife)和滙豐(HSBC)的龍頭地位。這是一次典型的「1+1 > 2」的策略佈局,旨在為未來的挑戰儲備足夠的「彈藥」。
▍對現有信安強積金成員的3大潛在影響
- 1. 服務體驗與客戶支援的提升: BCT在市場上以其全面的退休方案和卓越的客戶服務著稱。官方新聞稿明確指出,計劃成員將能享用到BCT的優質服務。這可能意味著未來大家會接觸到更友善的線上查詢系統、更專業的客戶服務熱線,以及更多元化的退休理財教育資源。
- 2. 基金選擇與管理的延續性: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投資部分,短期內無需過分擔憂。信安將繼續擔任計劃的投資經理,意味著原有的基金選擇和投資策略將會維持。然而,從長遠來看,兩家公司的基金平台或會進行整合,屆時可能會出現新的基金選項,或對現有基金進行優化調整。成員需密切留意受託人日後的正式公佈。
- 3. 行政效率與數碼化轉型: 隨著帳戶逐步轉移至BCT的系統,並最終接入「積金易」平台,成員有望體驗到更高效的行政管理。例如,轉換基金、查詢結餘、整合個人帳戶等操作將更加便捷。這次合作將整合雙方的資源,加速數碼化轉型的步伐,最終受益的將是廣大計劃成員。如果你擁有多個強積金帳戶,不妨先了解【強積金整合政策焦點|eMPF平台帶來的機會與投資風險提示】,為未來的一站式管理做好準備。
全面認識你的信安強積金計劃
在迎來變革之前,深入了解自己當前的計劃至關重要。信安旗下主要有三大核心計劃,針對不同規模的企業和個人需求,讓我們用一個清晰的表格來比較它們的特點。
▍信安三大核心計劃比較:800系列、明智之選、易富之選哪個適合你?
| 計劃名稱 | 主要對象 | 核心特點 | 基金費用水平 |
|---|---|---|---|
| 信安強積金計劃800系列 | 大型企業僱主及僱員 | 提供最多元化的基金選擇,涵蓋不同資產類別和風險程度,行政費用相對較具競爭力。 | 較低 |
| 信安明智之選 | 中小型企業 | 在基金選擇和費用之間取得良好平衡,提供核心基金選項,滿足大部分僱員的基本退休投資需求。 | 中等 |
| 信安易富之選 | 自僱人士或小型企業 | 計劃結構簡單,行政手續便捷,適合初次參加強積金或僱員人數較少的公司。 | 中等 |
▍基金表現與收費一覽:如何評估你的投資回報?
俗語說:「識得揀,先至係老闆」。評估強積金表現,不能只看短期回報,更要關注長期趨勢和基金開支比率(Fund Expense Ratio, FER)。FER直接蠶食你的投資成果,即使只是0.1%的差異,經過三、四十年的複利效應,差距也足以相當驚人。建議大家定期登入自己的帳戶,查閱基金說明書(Fund Fact Sheet),它會詳列基金的長中短期表現、投資組合分佈及最新的FER。將你的基金表現與市場基準指數比較,才能客觀判斷其優劣。
延伸閱讀:善用額外供款,加速退休儲備
除了基本的強制性供款,你亦可考慮進行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不僅能增加退休儲備,每年最高更有$60,000的扣稅額,是精明打工仔必學的理財技巧。
▍無縫接軌「積金易」:信安帳戶登入與管理全攻略
目前,信安成員仍可透過其官方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登入並管理帳戶。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應投向未來的「積金易」平台。這個由政府推動的中央化平台,目標是讓全港市民只需一個帳戶,就能管理所有來自不同受託人的強積金。信安與BCT的帳戶資料,預計將按積金局公布的時間表,分階段轉移至「積金易」。屆時,所有登入、查詢、基金轉換等操作都將在該平台進行。在過渡期間,大家應確保在信安登記的個人聯絡資料(特別是電話和電郵)準確無誤,以便接收最新的轉移資訊。
市場新格局:合併後如何挑戰宏利、滙豐等傳統巨頭?
BCT與信安的聯手,無疑是對現有市場格局的一次有力衝擊。新聯盟的誕生,將使強積金市場從「兩大巨頭」鼎立,演變為「三足鼎立」的全新局面。
▍市佔率變化預測:新聯盟將如何衝擊強積金公司排名?
根據截至2024年底的數據(合併前),宏利和滙豐分別佔據市場約27%和17%的份額。BCT與信安合併後的市佔率將達到12.4%,穩坐市場第三位,並大幅拋離第四位的供應商。這種規模效應將為新聯盟帶來更大的議價能力和資源,無論在基金開發、技術投資還是市場推廣上,都將更具競爭力。
▍打工仔如何選擇?比較信安、宏利、滙豐的關鍵指標
面對市場三大巨頭,打工仔在選擇強積金供應商時,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考量:
| 供應商 | 市佔率 (約數) | 核心優勢 | 注意事項 |
|---|---|---|---|
| 宏利 (Manulife) | ~27% | 市場領導者,基金選擇極為廣泛,涵蓋環球市場及不同主題。 | 部分基金收費較高,需仔細比較。 |
| 滙豐 (HSBC) | ~17% | 強大的銀行網絡支持,帳戶整合方便,其「預設投資策略」(DIS) 基金收費具競爭力。 | 主動型基金選擇相對較少。 |
| BCT/信安聯盟 | ~12.4% | 結合BCT的客戶服務及信安的投資管理專長,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服務整合值得期待。 | 合作細節及最終服務模式有待公佈,存在過渡期的不確定性。 |
常見問題 (FAQ)
BCT與信安合作後,我需要自己做任何帳戶變更嗎?
不需要。在現階段,成員無需進行任何主動操作。相關的帳戶轉移將由信安和BCT的行政部門負責處理。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確保您在信安登記的聯絡資料(通訊地址、手機號碼、電郵地址)是最新的,以便能準時收到所有官方通知。
原有的信安強積金基金選擇和收費會立即改變嗎?
不會立即改變。信安將繼續擔任投資經理,因此現有的基金陣容和投資策略會維持不變。任何關於基金或收費的重大變動,都必須經過監管機構審批,並且受託人必須提前向所有成員發出正式通知。預計在過渡初期,一切將維持現狀。
如何查詢我最新的信安強積金帳戶結餘與表現?
在帳戶正式轉移前,您仍然可以像以往一樣,透過信安的官方網站或其手機應用程式登入您的個人帳戶,查詢最新的帳戶結餘、持倉分佈及基金表現。當帳戶成功轉移至BCT或最終接入「積金易」平台後,查詢途徑將會更新,屆時請留意官方指引。
如果我不滿意將來的安排,可以轉換受託人嗎?
可以。根據現行的「僱員自選安排」(Employee Choice Arrangement, ECA),僱員每年有一次機會,將自己強制性供款部分的累算權益,一筆過轉移至自己選定的其他強積金受託人。至於過往的累算權益(即來自舊工作的強積金)以及自願性供款部分,則可以隨時自由轉移。因此,您對自己的強積金仍然擁有最終的選擇權。
總結
BCT與信安的策略合作,是香港強積金市場邁向新時代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不僅僅是兩家公司的整合,更是市場競爭格局的一次洗牌。對於信安強積金的成員來說,這意味著一個充滿機遇與變化的未來:一方面,有望享受到更優質、更全面的客戶服務和數碼體驗;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警覺,密切關注後續的整合細節,特別是基金平台的任何變動。
退休策劃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而非短途衝刺。這次市場變動正好提醒我們,應時刻保持對自己強積金帳戶的關注,定期檢視投資組合的表現與收費,並善用強積金整合等工具,簡化管理。只有做個精明、主動的投資者,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穩步邁向理想的退休生活。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