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人士免稅額2025:合併評稅/分開報稅點揀好?一文看清資格、金額及慳稅攻略

已婚人士免稅額2025:合併評稅/分開報稅點揀好?一文看清資格、金額及慳稅攻略

每年報稅季,對於已婚的納稅人而言,如何善用已婚人士免稅額成為一門重要的理財課題。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填寫,背後更關乎夫妻雙方的財務規劃與稅務策略選擇。究竟應該選擇合併評稅,還是分開處理各自的稅務?這個決定直接影響到家庭最終需要繳納的稅款。本文將以專業角度,為你深入剖析已婚人士免稅額的申請資格、最新金額,並透過實際案例比較不同報稅方式的利弊,助你找到最精明的慳稅方案。

什麼是已婚人士免稅額?2024/25年度最新金額是多少?

已婚人士免稅額是香港稅務制度中,為已婚納稅人提供的一項稅務寬減。設立這項免稅額的目的,是為了承認婚姻作為一個經濟共同體,並在稅務上給予適當的支援。簡單來說,如果你符合已婚的資格,並且你或你配偶其中一方沒有任何應課薪俸稅的入息,或者雙方選擇以合併方式評稅,便可以申索此項免稅額。

📈 最新免稅額金額

根據香港稅務局的最新資料,2024/25課稅年度的已婚人士免稅額為 HK$264,000

重要提示:納稅人一旦申索了已婚人士免稅額,就不能再同時享有HK$132,000的個人基本免稅額。這相當於將夫妻二人的基本免稅額合併為一項更高的免稅額。

申索已婚人士免稅額資格:我與配偶符合條件嗎?

要成功申索已婚人士免稅額,並非所有已婚夫婦都自動符合資格。你必須在該課稅年度內的任何時間,滿足以下所有條件:

  • 婚姻狀態:你必須是已婚人士,且並非與配偶分開居住;或者,即使與配偶分開居住,但你有在經濟上供養對方。
  • 配偶入息情況:你的配偶在該課稅年度內,沒有任何應課薪俸稅的入息(例如是全職家庭主婦/主夫)。
  • 報稅方式選擇:你與配偶已共同選擇薪俸稅合併評稅,或共同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 稅務條例下的「婚姻」定義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香港《稅務條例》,「婚姻」的定義涵蓋甚廣,包括:

  • 在香港法律下承認的婚姻。
  • 在香港以外地區,由兩位有結婚行為能力的人,依當地法律締結的婚姻,不論香港法律是否承認。
  • 就稅務而言,同性婚姻亦被視為有效婚姻,同樣符合申索已婚人士免稅額的資格。

夫妻報稅策略大比拼:合併評稅 vs 分開評稅,哪個更划算?

對於夫妻雙方均有應課稅入息的情況,最常見的抉擇就是要選擇「合併評稅」還是「分開評稅」。這兩種方式各有優劣,選擇哪一種能最大限度地節省稅款,取決於夫妻二人的入息結構。讓我們用一個清晰的表格來比較:

評稅方式 免稅額處理 適用情況分析 潛在優勢
分開評稅 (Separate Taxation) 夫妻各自申報自己的入息,並各自享有 HK$132,000 的基本免稅額。 當夫妻二人入息水平相近,且雙方入息都超過基本免稅額時,分開評稅通常更為有利。 ✔ 可各自利用較低的累進稅率級別,避免因入息合併而推高稅階,繳交更高稅率。
合併評稅 (Joint Assessment) 將夫妻二人的入息合併計算,共同享有 HK$264,000 的已婚人士免稅額。 當夫妻其中一方入息極低(低於基本免稅額)或完全沒有入息時,合併評稅能帶來顯著的稅務優惠。 ✔ 能充分利用高收入一方未用盡的免稅額,抵銷另一方的應課稅入息,整體上減少家庭的總稅款。

情境模擬計算:

為了讓你更具體地理解,我們來看看兩個常見的家庭入息情境:

情境一:夫妻入息差距懸殊

  • 丈夫年薪:HK$800,000
  • 妻子年薪:HK$60,000 (低於基本免稅額)

▶ 分開評稅:

丈夫應課稅入息:$800,000 – $132,000 = $668,000 → 應繳稅款約 HK$101,360
妻子應課稅入息:$60,000 – $132,000 < $0 → 應繳稅款 HK$0
家庭總稅款:HK$101,360

▶ 合併評稅:

總入息:$800,000 + $60,000 = $860,000
應課稅入息:$860,000 – $264,000 = $596,000 → 應繳稅款約 HK$89,120
家庭總稅款:HK$89,120 (節省 HK$12,240)

結論:在此情況下,選擇合併評稅顯然更為明智。

情境二:夫妻入息相近

  • 丈夫年薪:HK$400,000
  • 妻子年薪:HK$380,000

▶ 分開評稅:

丈夫應課稅入息:$400,000 – $132,000 = $268,000 → 應繳稅款約 HK$26,360
妻子應課稅入息:$380,000 – $132,000 = $248,000 → 應繳稅款約 HK$22,960
家庭總稅款:HK$49,320

▶ 合併評稅:

總入息:$400,000 + $380,000 = $780,000
應課稅入息:$780,000 – $264,000 = $516,000 → 應繳稅款約 HK$75,520
家庭總稅款:HK$75,520 (多繳 HK$26,200)

結論:在此情況下,選擇分開評稅才是慳稅的最佳策略。

延伸閱讀:善用其他扣稅項目

除了基本的免稅額,別忘了還有許多可扣稅的項目能進一步減輕你的稅務負擔。例如,為退休生活作準備的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扣稅,是其中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了解如何正確填報,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稅務節省。

探索強積金扣稅教學

個人入息課稅選項:如何影響已婚人士免稅額的應用?

除了薪俸稅的合併或分開評稅,已婚人士還可以考慮選擇「個人入息課稅」(Personal Assessment)。這是一種將納稅人不同來源的入息(如薪俸、業務利潤、物業租金)合併起來,以個人方式評稅的方法。那麼,它與已婚人士免稅額有何關聯?

當你和配偶共同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時,稅務局會將你們二人的總入息合併計算,然後扣除相關的費用和利息(如居所貸款利息),再減去你們可享有的免稅額(包括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等)。

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在以下情況下可能特別有利:

  •  扣除業務虧損: 如果你或配偶其中一方經營的獨資或合夥業務出現虧損,該虧損額可以在個人入息課稅下,用來抵銷另一方的入息,從而減少整體應課稅金額。
  •  扣除高額利息: 如果你持有出租物業,而該年度的按揭利息支出高於租金收入,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可以將超出的利息部分,用來抵銷你的薪俸或其他入息。

決策關鍵:稅務局會在你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後,自動為你計算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下的應繳稅款,並以較低者為準。因此,如果你不確定哪種方式更有利,可以先在報稅表上選擇,讓系統為你作出最優選擇。

報稅實戰教學:如何正確申請已婚人士免稅額?

了解理論後,實際操作同樣重要。無論是使用傳統的紙本報稅表(BIR60)還是透過「稅務易」(eTAX)進行網上報稅,申請流程都相當直接。

核心步驟如下:

  1. 更新婚姻狀況: 在報稅表的個人資料部分,確保你的婚姻狀況已正確更新為「已婚」。如果是課稅年度內結婚,請填上結婚日期。
  2. 填寫配偶資料: 準確填寫配偶的姓名、香港身份證號碼及入息詳情。即使配偶沒有入息,也需要填寫其基本資料。
  3. 作出評稅選擇: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報稅表上會有明確的選項讓你選擇是否與配偶「合併評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根據上文的分析,選擇最適合你家庭情況的選項。如果你不作選擇,稅務局會預設為「分開評稅」。
  4. 簽署確認: 如果選擇合併評稅或個人入息課稅,報稅表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簽署作實。

推薦文章:網上報稅更便捷

現今,越來越多的納稅人選擇使用「稅務易」平台進行電子報稅,不僅方便快捷,更能自動獲得一個月的報稅寬限期。如果你對網上報稅流程還不熟悉,我們為你準備了詳盡的稅務易申請及登入教學,從開戶到提交報稅表,一步步帶你輕鬆完成。

查看稅務易網上報稅全攻略

已婚人士其他潛在免稅額與扣除項目

除了核心的已婚人士免稅額外,已婚家庭通常還可以申索一系列其他的免稅額和扣除項目,以達致全面的稅務規劃。在規劃夫妻報稅策略時,應將以下項目一併考慮:

項目 2024/25年度金額 (HK$) 簡要說明
子女免稅額 每名130,000 供養未滿18歲,或年滿18但未滿25歲並正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子女。
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免稅額 每名50,000 (60歲或以上) / 25,000 (55-59歲) 供養年滿55歲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他們通常在香港居住且全年與你同住。
居所貸款利息扣除 上限100,000 為購買自住物業而支付的按揭利息,最長可扣除20個課稅年度。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 上限100,000 為受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支付的安老院舍費用。
個人進修開支扣除 上限100,000 為獲取或維持工作資歷而修讀的課程費用。

策略提示:在決定由誰來申索這些免稅額時(如子女、供養父母),通常應由入息較高、稅階也較高的一方來申索,這樣所能節省的稅款會更多。

常見問題 (FAQ)

1. 如果我們在課稅年度中結婚,可以申請已婚人士免稅額嗎?

可以。只要你在該課稅年度的任何一天(例如由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期間的任何一天)註冊結婚,你便符合該整個課稅年度的「已婚」資格,可以選擇申索已婚人士免稅額或以合併方式評稅。

2. 同性婚姻是否符合已婚人士免稅額資格?

是的。根據《稅務條例》的最新詮釋,在香港或海外合法註冊的同性婚姻,在稅務上與異性婚姻享有同等權利,完全符合資格申索已婚人士免稅額及選擇合併評稅。

3. 分居或離婚後,免稅額如何處理?

如果你與配偶在課稅年度內分居或已辦理離婚,你便不再符合申索已婚人士免稅額的資格。在該年度,你們雙方都只能各自申索個人基本免稅額。你需要將婚姻狀況的轉變在報稅表上如實申報。

4. 配偶是家庭主婦/主夫,沒有收入,應該如何報稅最有利?

這是最典型的慳稅情境。你應毫不猶豫地在報稅表上申索「已婚人士免稅額」。這將讓你直接獲得HK$264,000的免稅總額,遠高於你單獨申索的HK$132,000基本免稅額,能大幅降低你的應課稅入息。

5. 稅務局會否自動幫我們選擇最有利的評稅方式?

不完全是。如果你沒有在報稅表上作出選擇,稅務局會預設以「分開評稅」處理。只有當你主動選擇「合併評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時,稅務局才會為你計算不同方式下的稅款。不過,即使你選擇了合併評稅,如果稅務局計算後發現分開評稅對你更有利,他們會以對你最有利的方式來評稅。因此,對於不確定的情況,主動選擇通常是較保險的做法。

總結

總括而言,已婚人士免稅額是香港稅制給予已婚家庭的重要財務支援。然而,要將其效用發揮到最大,關鍵在於深入理解「合併評稅」與「分開評稅」的核心差異,並根據家庭的實際入息結構作出明智抉擇。對於入息差距大的夫妻,合併評稅無疑是最佳選擇;而對於雙職高薪家庭,分開評稅則更能善用累進稅階的優勢。在每年報稅前,花點時間進行簡單的測算,或利用稅務局的稅款計算機,將能助你和家人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實現最優的稅務效益。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