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強積金公司排名恐大執位:BCT信安合併後,宏利、滙豐、永明誰主浮沉?

香港強積金公司排名恐大執位:BCT信安合併後,宏利、滙豐、永明誰主浮沉?

香港強積金(MPF)市場在今年初迎來了震撼彈!BCT銀聯集團與信安金融集團於1月15日宣布建立策略合作關係,此舉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獲監管機構批准後正式生效。屆時,BCT銀聯管理的資產總值將一舉躍升至超過1,600億港元,市場佔有率有望從第六位攀升至第三位。這宗強強聯手的結盟,不僅是繼2020年永明金融超越友邦(AIA)以來最大的市場變動,更預示著長久以來由宏利、滙豐、永明形成的「三甲」格局,即將迎來一場激烈的香港強積金公司排名大洗牌。

面對市場即將到來的變局,作為供款人的您,是否正在思考:這次合併對我有什麼影響?我應該如何重新評估自己的MPF供應商?除了市場份額,還有哪些關鍵指標能幫我找到最適合的強積金公司?

強積金市場現狀:巨頭壟斷下的競爭格局

在探討這次變革的深遠影響前,我們必須先了解香港強積金市場的現況。自2000年推出至今,MPF市場一直呈現高度集中的「大者恆大」局面。根據業內專家積金評級(MPF Ratings)截至去年底的數據,市場的權力天秤明顯向頭部公司傾斜:

  • 三巨頭鼎立: 宏利(Manulife)、滙豐(HSBC)及永明金融(Sun Life)三大巨頭,合共佔據了近57%的市場份額,形成難以撼動的第一梯隊。
  • 五強瓜分市場: 若將範圍擴大至前五名(加上友邦及中銀保誠),市佔率總和更高達73.1%。
  • 寡頭壟斷: 前十大供應商幾乎囊括了超過95%的市場,其餘的中小型公司在夾縫中生存,競爭異常激烈。

這種格局的形成,一方面源於大集團(如銀行及跨國保險公司)龐大的客戶基礎與分銷網絡,另一方面也與過去多年的併購活動有關。例如,宏利在2016年收購渣打的MPF計劃後,成功取代滙豐成為市場「一哥」;而永明金融亦是透過併購富衛(FWD)及施羅德的MPF業務,才在2020年躋身三甲。如今BCT與信安的結盟,正是這場市場整合遊戲的延續。

排名 強積金公司 管理資產 (億港元) 市場佔有率 (%)
1 宏利 (Manulife) 3,585 27.8%
2 滙豐 (HSBC) 2,297 17.8%
3 永明金融 (Sun Life) 1,414 11.0%
4 友邦 (AIA) 1,179 9.1%
5 中銀保誠 957 7.4%
6 BCT銀聯 911 7.1%
7 恒生 (Hang Seng) 746 5.8%
8 信安 (Principal) 673 5.2%
資料來源:積金評級 (截至2024年底數據)

合併效應:BCT與信安結盟如何改寫強積金受託人表現?

根據BCT銀聯與信安公布的合作協議,BCT將成為信安強積金計劃的保薦人和受託人,而信安則會繼續擔任投資經理。這次合作的本質是業務角色的重新分配與資源整合。合併後,兩者的管理資產將達到1,640億港元,市場佔有率躍升至12.4%,這將直接超越目前排名第三的永明金融(市佔率11%)。

📈對市場的影響:

BCT行政總裁李微儀指出,合作將鞏固其市場地位,並擴大退休金分銷網絡。而信安香港區總裁劉健洋則表示,此舉能讓信安更專注於資產管理的核心專長。這意味著一個更具規模效益、分工更明確的新巨頭即將誕生,勢必會加劇市場前列的競爭,或將刺激其他公司在服務和收費上作出更積極的回應。

💡對供款人的意義:

對於BCT和信安的現有成員而言,短期內最關心的可能是行政程序的過渡是否順暢。長遠來看,規模擴大有望帶來更高的營運效率,從而創造減費空間。同時,信安專注投資管理,或有助提升基金表現。然而,合併亦可能帶來基金選擇的變動或整合,成員需密切留意公司的後續公布。

推薦文章

如果您在多家公司擁有強積金帳戶,是時候考慮整合了。整合帳戶能讓您更清晰地掌握退休資產,並減少行政開支。了解更多關於整合的步驟和好處:

【強積金整合】MPF整合好處多?3步教學輕鬆管理退休資產!

超越排名:如何聰明選擇最適合您的MPF公司?

香港強積金公司排名固然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因為大規模的公司通常意味著更穩定的營運和更豐富的資源。然而,「最大」不一定等於「最好」。作為精明的供款人,您應該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綜合評估:

📊 1. 基金表現:長期回報是王道

公司的市場地位,與其旗下基金的投資回報沒有必然關係。您需要關注的是長期的、經風險調整後的回報。比較不同公司旗下同類基金(如香港股票基金、環球股票基金)的3年、5年甚至10年期的表現。切忌只看短期排名,因為市場波動可能導致排名頻繁變動。

💰 2. 收費與開支:毫釐之差,千里之謬

基金開支比率(Fund Expense Ratio, FER)是蠶食您退休儲備的隱形殺手。截至去年11月,MPF的平均FER為1.39%。這意味著您每100萬元的資產,每年就要支付13,900元的費用。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在複利效應下,幾十年的累積差距將非常驚人。選擇收費較低,尤其是提供低收費指數基金或「懶人基金」(預設投資策略,DIS)的公司,是保障回報的關鍵一步。

🌐 3. 基金選擇與多元性

一個優秀的MPF供應商應提供全面的基金選擇,涵蓋不同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混合資產)、不同地域市場(香港、中國、美國、環球)及不同投資主題(如ESG、科技)。這讓您可以根據自己的人生階段、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展望,靈活地構建投資組合。

🤝 4. 客戶服務與科技應用

在數位時代,方便快捷的賬戶管理體驗至關重要。考察供應商是否提供功能完善的手機應用程式或網站,讓您可以隨時查閱賬戶結餘、轉換基金、接收最新資訊。優質的客戶服務,包括清晰的報表、反應迅速的熱線查詢,也是重要的加分項。

「積金易」平台登場:MPF新時代的機遇

談到收費和行政效率,就不能不提即將全面運作的「積金易」(eMPF)平台。這個由政府推動的中央化電子平台,旨在將強積金計劃的行政工作標準化、簡化和自動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曾預計,「積金易」全面運作後,10年內可為供款人節省高達300億至400億元的成本。

對於供款人而言,「積金易」將帶來幾大好處:

  • 降低行政費用: 預期平台運作首兩年行政費平均降低36%,長遠更可能下降41%至55%。
  • 懶人基金收費下調: 當計劃加入「積金易」後,預設投資策略(DIS)的收費上限將由0.95%降至0.85%。
  • 管理更方便: 未來所有MPF帳戶都可在單一平台管理,轉換基金、整合帳戶將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您可以透過積金局的官方網站了解最新進展。

BCT的李微儀也提到,與信安的合作將有助於公司在過渡至「積金易」平台期間的創新。可以預見,隨著「積金易」的推進,MPF行業的競爭將更透明,焦點將更多地回歸到投資表現和服務質素上,這對所有打工仔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稅務規劃錦囊

除了強制性供款,您知道還可以透過「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來增加退休儲備,同時享受稅務優惠嗎?了解TVC的扣稅上限和報稅方法,能助您更精明地規劃財務。

強積金扣稅點填?TVC扣稅上限、報稅表教學全拆解

總結與展望

BCT與信安的結盟,不僅僅是兩家公司的商業決策,更是香港MPF市場邁向新階段的催化劑。它打破了長期的穩定格局,迫使所有市場參與者,包括龍頭公司,都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競爭策略。作為供款人,我們應樂見其成,因為更激烈的競爭通常意味著更低的收費和更優質的服務。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我們不應被動跟隨。定期檢視您的強積金供應商,從基金表現、收費、選擇和服務等多角度進行評估,並善用「積金易」平台帶來的便利,主動管理好這份關乎未來的退休資產。記住,在退休策劃的長跑中,每一個精明的決策,都將轉化為未來更豐厚的回報。

常見問題 (FAQ)

1. BCT和信安合併後,我需要自己做任何帳戶轉移手續嗎?

一般情況下,受託人變更或計劃合併,相關公司會主動通知所有成員,並處理大部分的行政和技術轉移工作。您無需主動辦理繁瑣手續,但必須密切留意並閱讀官方發出的通知,了解過渡時間表、任何基金選擇的變動,以及新的客戶服務聯絡方式。

2. 市場佔有率高的MPF公司,是否代表其基金表現一定更好?

完全不是。市場佔有率主要反映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和客戶數量,這通常與其母公司的品牌、銷售網絡和歷史併購活動有關。基金表現則取決於其投資團隊的專業能力和投資策略。許多中小型公司的旗艦基金,其長期表現可能遠超行業巨頭。因此,在評估MPF公司市佔率的同時,必須獨立查閱各基金的長期回報數據。

3. 「積金易」平台會否取代現有的強積金公司?

不會。「積金易」是一個中央化的行政平台,旨在統一和簡化行政流程,例如供款、帳戶管理、成員資料更新等。它扮演的是一個基礎設施提供者的角色。強積金公司(計劃保薦人、受託人和投資經理)仍然各自獨立運作,負責產品設計、投資管理和客戶服務等核心職能。您可以將「積金易」想像成一條金融高速公路,而各家MPF公司則是路上行駛的不同品牌的汽車。

4. 如果我對現在的MPF供應商不滿意,轉換公司會很麻煩嗎?

隨著「僱員自選安排」(俗稱「MPF半自由行」)的實施,轉換公司的過程已大為簡化。您可以每年至少一次,將現職工作所產生的僱員強制性供款的累算權益,一筆過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公司。整個過程只需填寫一份轉移表格並交給新公司即可,他們會處理後續的聯絡和轉移事宜。而在「積金易」平台全面啟用後,這個過程預計將會更加快捷和方便。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