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每年五月,香港的打工一族都會迎來熟悉的「綠色炸彈」,預示著報稅季節的來臨。今年早些時候,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了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其中針對薪俸稅提出了一系列調整措施,再次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該預算案建議一次性寬減2024/25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薪俸稅,上限為3,000港元,旨在紓緩市民的經濟壓力。這一舉措,連同薪俸稅標準稅率的兩級制改動,都直接影響著每位納稅人的錢包。那麼,在新的稅務年度,您的香港薪俸稅計算方式有何變化?月入2萬究竟要交多少稅?本文將為您提供一站式的專業解析,助您洞悉最新的稅務動態。
薪俸稅是什麼?誰需要繳納?
簡單來說,只要您在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職位、受僱工作或退休金而獲得入息,就需要繳納薪俸稅。稅務局會根據每個課稅年度(即每年的4月1日至翌年的3月31日)的收入來評稅。對於剛畢業投身職場的新鮮人來說,即使您是在課稅年度中途才開始工作(例如9月入職),只要該年度的收入超過了個人基本免稅額,同樣需要履行報稅義務。
💡 專家提示:
報稅是每位公民的責任。稅務局通常在每年5月的第一個工作天寄出報稅表(BIR60表格)。若您預計自己需要報稅但未如期收到,應主動向稅務局查詢,以免因逾期報稅而面臨不必要的罰款。
掌握兩種核心的香港薪俸稅計算方法
香港的薪俸稅制度之所以被認為相對簡單,是因為其計算方式清晰明瞭。稅務局會採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您的應繳稅款,並以較低者為準,確保納稅人的負擔最優化。
方法一:應課稅入息實額 x 累進稅率
這是最常見的計稅方式,特別適用於大部分中低收入的打工仔。其計算邏輯是將您的收入逐層扣減,剩下的部分再按不同稅率分層計算。
計算公式: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如強積金供款) = 入息淨額
入息淨額 – 免稅額總額 = 應課稅入息實額
應課稅入息實額 x 累進稅率 = 應繳稅款
2024/25課稅年度的累進稅率如下:
| 應課稅入息實額(港元) | 稅率 | 稅款(港元) |
|---|---|---|
| 首 $50,000 | 2% | $1,000 |
| 其後 $50,000 | 6% | $3,000 |
| 其後 $50,000 | 10% | $5,000 |
| 其後 $50,000 | 14% | $7,000 |
| 餘額 | 17% | – |
方法二:入息淨額 x 標準稅率
此方法主要適用於高收入人士。計算相對直接,不考慮任何免稅額,只扣減可扣除的項目。
計算公式: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x 標準稅率 = 應繳稅款
根據最新財政預算案建議,自2024/25課稅年度起,薪俸稅將實施兩級制標準稅率:
- 入息淨額首 $5,000,000:15%
- 入息淨額超過 $5,000,000 的部分:16%
📊 計算實例:陳先生的稅款比較
假設單身的陳先生年薪為60萬港元,每月強積金供款$1,500 (全年$18,000),並且只享有個人基本免稅額。
以累進稅率計算:
- 入息總額: $600,000
- 減:強積金供款: $18,000
- 入息淨額: $582,000
- 減:基本免稅額: $132,000
- 應課稅入息實額: $450,000
- 應繳稅款:
($50,000 x 2%) + ($50,000 x 6%) + ($50,000 x 10%) + ($50,000 x 14%) + ($250,000 x 17%)
= $1,000 + $3,000 + $5,000 + $7,000 + $42,500 = $58,500
以標準稅率計算:
- 入息淨額: $582,000
- 應繳稅款: $582,000 x 15% = $87,300
比較兩種結果,稅務局會選用較低的$58,500作為陳先生的最終應繳稅款。
2024/25課稅年度免稅額總覽
免稅額是直接從您的入息淨額中扣除,無需任何證明文件即可享有。了解您可以享有的免稅額是合法節稅的第一步。詳情可參考香港稅務局官方指南。
| 免稅額項目 | 金額(港元) |
|---|---|
| 基本免稅額 | 132,000 |
| 已婚人士免稅額 | 264,000 |
| 子女免稅額(第1至第9名) | 每名 130,000 |
| 子女出生年度額外免稅額 | 額外 130,000 |
|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 37,500 |
| 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免稅額 (60歲或以上) | 每名 50,000 |
| 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免稅額 (55至59歲) | 每名 25,000 |
| 單親免稅額 | 132,000 |
|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 75,000 |
| 傷殘人士免稅額 | 75,000 |
最大化您的稅務效益:可扣稅項目一覽
除了免稅額,善用各類可扣稅項目是進一步降低應課稅入息實額的關鍵。這些項目通常需要您在該課稅年度有實際支出,並保留相關單據以備稅務局查核。
| 可扣稅項目 | 每年扣除上限(港元) |
|---|---|
| 個人進修開支 | 100,000 |
|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 100,000 |
| 居所貸款利息 | 100,000 |
| 強制性強積金供款 | 18,000 |
| 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TVC) | 合計 60,000 |
| 自願醫保計劃 (VHIS) 保費 | 每名受保人 8,000 |
| 住宅租金扣除 | 100,000 |
| 認可慈善捐款 | 應評稅入息的 35% |
| 輔助生育服務開支 (2024/25新增) | 100,000 |
多元化繳稅途徑與注意事項
收到評稅通知書後,按時繳稅至關重要。稅務局提供多種便捷的繳費方式,包括:
- 電子支付: 網上銀行、繳費靈 (PPS)、轉數快 (FPS)、電話理財。
- 線下支付: 銀行自動櫃員機 (ATM)、便利店(如稅款不超過5,000港元)、郵政局。
- 郵寄支付: 劃線支票抬頭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重要提醒:薪俸稅一般分為兩期繳納。若遲交稅款,稅務局會對逾期未繳的稅款徵收最高5%的附加費;若超過6個月仍未清繳,更會再加徵最高10%的附加費。如遇財政困難,應及早向稅務局申請分期繳稅,以避免罰款。
常見問題 (FAQ)
❓ 月入2萬需要交稅嗎?
以一個單身人士為例,月入2萬港元,年薪即為24萬港元。扣除$18,000強積金供款後,入息淨額為$222,000。再減去$132,000基本免稅額,應課稅入息實額為$90,000。根據累進稅率,應繳稅款為 ($50,000 x 2%) + ($40,000 x 6%) = $1,000 + $2,400 = $3,400。不過,考慮到2024/25年度有$3,000的稅務寬減,最終實際只需繳納$400。如果您有其他免稅額或扣稅項目,則可能完全無需繳稅。
❓ 夫妻應該選擇合併報稅還是分開報稅?
這取決於夫妻雙方的收入情況。一般原則是,如果一方的收入低於基本免稅額,或者一方沒有收入,選擇合併報稅通常會更著數,因為可以充分利用未用盡的免稅額。反之,如果雙方收入都較高且穩定,分開評稅可能更為有利。建議在報稅前,利用稅務局的稅款計算機分別測算兩種情況下的應繳稅款,再作決定。
❓ Freelancer(自由工作者)的收入如何計算薪俸稅?
自由工作者的收入不屬於薪俸稅範疇,而是應歸類為「利得稅」。您需要為業務(即使是個人形式)保存妥善的帳目記錄,並在報稅時申報利潤。不過,如果您的業務虧損,該虧損額可以在未來年度的利潤中抵銷。
❓ 報稅時忘記申報扣稅項目怎麼辦?
如果您在提交報稅表後才發現遺漏了可申報的扣稅項目,不必過於擔心。您可以在6年內以書面形式向稅務局局長申請更正。您需要清楚列明遺漏的項目、涉及的金額,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稅務局審核後會重新計算您的應繳稅款並可能退還多繳的稅款。
結論
總括而言,香港薪俸稅計算本身並不複雜,關鍵在於納稅人是否清楚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透過熟悉累進稅率與標準稅率的應用場景,並充分利用法例賦予的各項免稅額及扣除項目,每位打工仔都能在合規的前提下,為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出最優規劃。面對每年一度的報稅季,保持從容心態,提前準備所需文件,您也能輕鬆駕馭「綠色炸彈」,實現精明理財。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