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近期,全球科技行業的裁員潮也波及香港,知名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向香港分公司部分員工發出終止僱傭合約通知,作為其全球裁員10%計劃的一部分。此次裁員行動,再次引發了市場對僱員權益保障的廣泛關注。當企業因架構重組或經濟壓力而需要縮減人手時,作為僱員,您是否清楚了解自己的法律權益?這不僅僅是失去工作的問題,更關乎您能否獲得應有的補償。因此,掌握遣散費計算的準確方法,以及了解其與長期服務金的區別,成為了每位打工仔的必修課。
遣散費 vs. 長期服務金:一字之差,權益大不同
許多人常常混淆「遣散費」與「長期服務金」,儘管兩者的計算方式相同,但其觸發條件和適用情境卻截然不同。簡單來說,遣散費是因公司裁員而給予的補償,而長期服務金則適用於非裁員、非因嚴重過失而被解僱的長期服務僱員。最重要的一點是:僱員不能同時領取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
項目 | 遣散費 (Severance Pay) | 長期服務金 (Long Service Payment) |
---|---|---|
觸發條件 | 因裁員而被解僱,或合約期滿後因裁員不獲續約;或遭停工。 | 僱員並非因嚴重過失或裁員而被解僱;合約期滿不獲續約;在職身故;因健康理由辭職;65歲或以上因年老辭職。 |
服務年資要求 | 按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24個月。 | 按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5年。 |
核心情景 | 公司業務縮減、結束營業、架構重組。 | 長期貢獻後的正常離職(非自願或特定情況下)。 |
誰有資格領取遣散費?申領條件逐項看
根據香港勞工處的《僱傭條例》,要符合資格領取遣散費,僱員必須滿足以下所有條件:
- ✅ 連續性合約:以「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24個月。所謂連續性合約,是指連續為同一僱主工作4星期或以上,且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
- ✅ 解僱原因:因裁員而被解僱,或在固定期限的合約期滿後,因裁員而不獲續約。
- ✅ 停工情況:在特定情況下被停工亦視作裁員(詳見下文定義)。
📖 何謂「裁員」與「停工」的法律定義?
裁員 (Redundancy):
- 僱主結束或準備結束其業務。
- 僱主停止或準備停止經營僱員受僱的工作場所。
- 僱主對僱員所擔任的工作需求量縮減或預期會縮減。
停工 (Lay-off):
適用於薪酬視乎工作提供而定的僱員。如果在連續4個星期內,不獲派工作的日數超過正常工作日總數的一半;或在連續26個星期內,不獲派工作的日數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便可視為被停工。
遣散費計算方法:您的「服務價值」如何量化?
掌握了資格條件後,下一步就是最關鍵的遣散費計算環節。遣散費與長期服務金的計算公式完全一致,主要基於您的薪金模式、最後工資及服務年資。
通用計算公式
(最後月薪 X 2/3)* X 可追溯服務年資
*月薪上限為$22,500的三分之二,即$15,000
不同薪酬模式的計算基準
- 月薪僱員:
計算方式:(最後一個月全月工資 × 2/3) × 服務年資。
注意:如最後月薪超過 $22,500,會以 $22,500 計算,即計算上限為 $15,000。 - 日薪或件薪僱員:
計算方式:(僱員最後30個正常工作日中,由僱員任選18天的工資) × 服務年資。
💡 遣散費計算實例演練
假設陳先生為月薪僱員,月薪為$30,000,在公司因裁員被解僱前已連續工作了10年3個月。他的遣散費應如何計算?
- 確定計算工資:陳先生月薪為$30,000,超過$22,500的上限,因此計算時需用上限金額$22,500。
- 計算服務年資:服務了10年3個月,不足一年的部份按比例計算,即 10 + (3/12) = 10.25年。
- 代入公式:($22,500 × 2/3) × 10.25年 = $15,000 × 10.25 = $153,750。
陳先生應得的遣散費為 HK$153,750。
總額上限:不論服務年資多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的最高款額上限為 HK$390,000。
關鍵議題:強積金MPF對沖機制
在討論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時,不能不提備受爭議的「MPF對沖機制」。這意味著,僱主可以從其為僱員作出的強制性公積金(MPF)供款的累算權益中,提取款項以抵銷需要支付給僱員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這直接減少了僱員最終能「袋落袋」的金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已通過法例,將於2025年5月1日起取消此對沖安排。這意味著在「轉制日」之後的僱傭部分,僱主不能再用其MPF供款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這項改革將對僱員的退休保障產生深遠影響,了解更多關於MPF對沖取消的細節至關重要。
支付時限與法律責任
僱主有法定責任在指定時間內支付遣散費。根據條例,僱主必須在收到僱員以書面形式發出的申索通知後的2個月內支付所有款項。
如果僱主無合理辯解而逾期未付,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萬元。因此,僱員在發出申索時應保留書面記錄,以保障自身權益。
❓遣散費常見問題 (FAQ)
公司倒閉,還能拿到遣散費嗎?
可以。如果公司因結束營業而解僱員工,只要您符合服務年資等條件,依然有權申索遣散費。若公司無力支付,您可向「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申請特惠款項,當中包括未付的遣散費。
被解僱時已服務滿5年,僱主是否須同時支付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
不可以。如上文所述,僱員不能同時獲得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若您因裁員而被解僱,且服務滿5年,僱主只需支付遣散費。
「遺散費計算」與「遣散費計算」有何不同?
兩者完全是同一概念,只是用字上的差異。「遺散費」是「遣散費」的另一種寫法或口誤。不論搜尋哪個詞語,指的都是根據《僱傭條例》計算的裁員補償金。
僱主支付的酬金或公積金,可以用作抵銷遣散費嗎?
可以。在現行MPF對沖機制下,僱主可利用其供款部份(非僱員供款)來抵銷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此外,按服務年資支付的合約酬金或職業退休計劃利益,同樣可用作抵銷,但僅限於與遣散費服務年資相關的款額。
總結
在現今多變的經濟環境下,裁員已非罕見。作為僱員,清晰了解遣散費計算方法和自身權益,是保護自己的重要一環。請謹記,遣散費是法律賦予您的權利,而非公司的恩惠。如果您不幸面臨裁員,請務必根據本文提供的指引,核對您的服務年資、薪金,並準確計算您應得的款項。如有任何疑問,應及時向勞工處求助,確保您的合法權益得到妥善保障。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