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銀色債券申請日期揭曉!即睇保證息率、認購資格及銀行優惠

第十批銀色債券申請日期揭曉!即睇保證息率、認購資格及銀行優惠

各位銀髮族的年度盛事又嚟啦!近日市場最熱烘烘的話題,莫過於香港政府正式公布了第十批銀色債券申請日期及具體認購詳情。這項專為60歲及以上香港居民而設的投資工具,在目前經濟環境下,無疑為追求穩健回報的長者們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政府在2025年9月15日的新聞發布中,確認了新一批銀債的發行,並明確指出,在本財政年度內將不會再有其他零售債券發行。這意味著,對於希望鎖定穩定收益的「老友記」來說,這次機會可謂「過咗就冇」。本文將為你一站式拆解銀色債券2025的所有關鍵資訊,從申請資格、關鍵日期、保證息率,到各大銀色債券銀行優惠大比拼,助你做足功課,輕鬆入飛,穩穩賺取退休「私己錢」!

第十批銀色債券焦點速覽:發行額、息率與關鍵日期

在深入研究如何申請之前,讓我們先快速掌握今次第十批銀色債券最核心的幾項資訊,做到心中有數。

🎯 目標發行額與年期

  • 目標發行額: 政府設定的目標發行額為500億港元,並可能視乎市場反應,酌情提高至最高600億港元。
  • 債券年期: 3年,每手認購金額為1萬港元。

💰 保證息率與派息機制

銀色債券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其「可觀保證回報」的設計。它的派息機制分為兩部分,並會以較高者為準:

  1. 保證息率: 今批銀色債券提供高達5厘的保證年息率,這意味著無論外部經濟環境如何,你每年最少都能獲得5%的回報。
  2. 浮動息率: 與本地通脹率掛鈎。利息會根據最近6個月的平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變動率計算。

簡單來說,就是「保底通脹雙保險」。若通脹率高於5%,你會獲得更高的浮息回報;若通脹率低於5%,你也能穩袋5厘的保證利息。利息會每6個月派發一次,為退休生活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 重要日程表:申請、截止、發行及上市日期

想成功認購,就必須Mark低以下幾個關鍵日子,錯過咗就要再等一年!

項目 日期 注意事項
認購開始日期 2025年10月8日 (上午9時) 各大銀行及證券行正式接受申請
認購截止日期 2025年10月20日 (下午2時) 務必在此時間前完成所有申請程序
公布配發結果 2025年10月28日 留意銀行/券商的通知或自行查詢
債券發行日期 2025年10月30日 成功認購的債券將存入指定戶口
上市日期(不設二手市場) 2025年10月31日 僅供參考,銀債不設場內交易

✨ 延伸閱讀

在等待銀債派息期間,想讓閒置資金發揮更大效益?不妨了解一下市場上的【定期存款利率持續走高|香港2025高息產品全解析+必看投資策略】,看看如何透過短期存款賺取額外回報。

申請資格與認購流程完全指南

✅ 誰有資格申請?年齡及身份要求詳解

想認購銀色債券,必須滿足以下兩個簡單條件:

  • 年齡要求: 在2025年或之前年滿60歲,即1965年或之前出生的長者。
  • 身份要求: 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

🏢 如何認購?3大主要申請渠道分析

合資格的長者可以透過以下三種途徑提交申請:

  • 配售銀行: 這是最方便、最主流的渠道。全港大部分零售銀行(如滙豐、中銀香港、恒生、渣打等)都是配售銀行,可以直接透過分行、網上銀行或手機App申請。
  • 證券經紀: 如果你有相熟的證券行戶口,亦可透過他們代為申請。
  •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HKSCC): 這種方式較為間接,適合本身已持有中央結算系統戶口的投資者。

📝 認購步驟懶人包:從準備文件到遞交申請

整個申請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跟隨以下四步曲:

  1. 第1步:選擇渠道及開戶。決定透過哪間銀行或券商申請,並確保你已在該機構開立了指定的投資戶口或證券戶口。
  2. 第2步:準備文件。一般只需準備好你的香港身份證號碼即可,如果是親身到分行辦理,記得帶備身份證正本。
  3. 第3步:填寫申請表格。無論是電子或實體表格,按指示填寫個人資料及欲認購的金額(即手數)。
  4. 第4步:確認及繳款。提交申請後,相關款項會從你的指定銀行戶口中扣除或凍結,等待抽籤結果。

2025各大銀行認購優惠大比拼

為了吸引客戶,各大銀行紛紛推出銀色債券認購優惠,最常見的就是「N免」優惠。雖然優惠大同小異,但細節上仍有分別,選擇一間最方便你的銀行至關重要。

📜 銀行優惠比較總覽

銀行 認購手續費 存倉費 代收股息費 提早贖回費 其他優惠
中銀香港 豁免 豁免 豁免 豁免 或有新客迎新獎賞
滙豐銀行 豁免 豁免 豁免 豁免 手機App申請方便
恒生銀行 豁免 豁免 豁免 豁免 網上理財功能齊全
渣打銀行 豁免 豁免 豁免 豁免
花旗銀行 豁免 豁免 豁免 豁免 或有額外現金回贈

*以上優惠僅供參考,最新及最詳細的收費豁免條款,請直接向相關銀行或證券行查詢。

✨ 投資智慧

除了銀色債券,政府亦曾發行供全民認購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想了解兩者之間的分別?雖然暫時未有新iBond發行,但可先透過香港通脹掛鈎債券iBond教學文章,增進對政府債券的認識。

常見問題 (FAQ)

🤔 我應該認購多少手銀色債券?

這是一個「幸福的煩惱」。根據過往經驗,銀色債券通常都會錄得超額認購,因此並非入飛幾多就一定分到幾多。分配機制會盡量滿足「一人一手」的需求,餘下的手數再作抽籤分配。綜合市場專家的意見,若資金充裕,建議認購20至30手(即20萬至30萬港元)。這個數量的目標是希望能穩獲分配更多手數,從而賺取更可觀的總利息收入。

🚫 可以重覆申請嗎?透過不同銀行申請會怎樣?

絕對不可以! 這是申請銀色債券的大忌。每位合資格的申請人只可提交一份申請。如果你透過多於一間銀行或證券行重覆遞交申請,所有申請將會被視為無效,最終可能一手都分不到,得不償失。

🔄 銀色債券可以提早贖回嗎?有什麼條款?

可以的。銀色債券設有提早贖回機制,給予長者較大的靈活性。你可以在債券到期前的任何一個付息日,要求政府以原價(100%面值)連同截至該贖回日的應計利息,提早贖回你持有的債券。這意味著即使你急需用錢,也不會因提早取回本金而蒙受任何價格損失。詳細的條款可參閱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官方資料

🆚 銀債與定期存款有何不同?

兩者都是低風險的收息工具,但主要分別在於:

  • 年期與靈活性: 銀債年期為3年,但可提早贖回;定期存款年期選擇較多(由幾個月到幾年不等),但提早取回本金或會損失所有利息。
  • 回報機制: 銀債有保證息率及與通脹掛鈎的浮息,有抗通脹作用;定期存款則是在存款時就鎖定固定利率,不受通脹影響。
  • 申請門檻: 銀債有年齡及身份限制;定期存款則基本上沒有限制。

總結

總括而言,今次第十批銀色債券憑藉其高達5厘的保證息率、政府發行的信譽保證以及靈活的提早贖回機制,對於追求穩定、低風險回報的合資格長者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投資良機。記得把握10月8日至10月20日的申請期,比較好各銀行的優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渠道入表申請。預祝各位長者都能成功認購,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增添一份安穩的收益!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