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 ETF 迎降息曙光?聯準會利率不變,投資人如何佈局2025債券牛市

美債ETF迎降息曙光?聯準會利率不變,投資人如何佈局2025債券牛市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聯準會)。在最近一次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後,聯準會決議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的水平,這已是連續數月維持不變的決定。然而,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聲明中釋放出關鍵訊號,儘管當前通膨數據仍具挑戰,但委員會的點陣圖預測顯示,今年內可能仍有進行三次減息的空間。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市場對利率政策轉向的熱烈討論,尤其是與利率走向息息相關的美債 ETF,其投資價值再度浮現,成為投資者熱議的焦點。

📈 本文核心觀點

  • 利率政策轉向:聯準會釋放年內可能減息的訊號,為債券市場帶來潛在的上升動力。
  • 債券 ETF 優勢:相較於直接投資債券,債券 ETF 提供更高的流動性、更低門檻及更好的分散性。
  • 多元化選擇:從短期到長期,從國債到公司債,市場上存在多種美債 ETF 推薦標的,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需求。
  • 稅務考量:香港投資者需了解投資美國註冊 ETF 的稅務規則,特別是關於利息和股息的預扣稅問題。

為何減息預期會推高債券價格?

要理解為何市場對減息如此興奮,我們必須先掌握一個核心概念:債券價格與利率呈反向關係。這就像一個蹺蹺板,當利率下降時,債券價格便會上升,反之亦然。特別是期限越長的債券,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即「存續期間」)就越高。

試著想像一下,您手上持有一張幾年前發行的債券,票面利率為5%。如今,因為聯準會減息,新發行的同類債券利率僅剩3%。在這種情況下,您手上那張能提供5%較高利息的舊債券,自然就變得炙手可熱。任何想獲得更高固定收益的投資者,都會願意用高於面值的價格向您購買這張舊債券,這就是債券價格上漲的原理。

在聯準會持續升息的週期中,美國國債價格已回落至相對歷史低位。一旦聯準會正式開啟減息週期,市場利率下行,過去那些在高利率環境下發行的債券,因其鎖定了較高的收益率,將會受到市場追捧,從而推動其價格回升。這也正是為何當前時點,許多分析師認為是佈局美債 ETF 的絕佳時機。


直接買債券 vs 投資美債 ETF, 哪個更適合您?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直接進入債券市場可能面臨門檻高、流動性差、資訊不對稱等問題。相較之下,美債 ETF 提供了一種更便捷、更具成本效益的參與方式。ETF 是什麼?它是一種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基金,讓您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一鍵買入一籃子的債券組合。

我們透過以下表格,清晰比較兩者的差異:

比較項目 直接投資債券 投資債券 ETF
投資門檻 較高,通常需要較大資金量 低,可一股一股買賣,適合小額投資
分散風險 單一,集中於特定債券的違約風險 極高,持有一籃子不同期限、發行機構的債券
流動性 較差,場外交易為主,買賣價差大 極佳,如同股票在交易所自由買賣
到期概念 可持有至到期,取回本金 無到期日,基金經理會持續置換債券以維持特定存續期
派息方式 通常每半年或每年派息一次 通常每月派息,現金流更穩定
交易費用 佣金、託管費等 與股票交易費用類似,外加年度管理費

💡 專家提示: 對於追求穩定利息且不希望承擔利率波動風險的投資者,直接持有債券至到期日是一個選擇。然而,若您希望捕捉利率下降帶來的資本利得,或尋求更靈活、多元化的投資工具,美債 ETF 怎麼買就成為了更值得考慮的方案。

熱門美國國債 ETF 推薦與分析

美國國債 ETF 產品線非常豐富,主要依據其持有債券的「存續期間」(Duration)來劃分。存續期間越長,對利率的敏感度越高,潛在回報與風險也越大。以下是幾檔涵蓋不同期限的熱門美債 ETF 推薦

🔴 長期國債 ETF (20年以上)

代表 ETF:TLT (iShares 20+ Year Treasury Bond ETF)

  • 特點: 專門投資剩餘期限超過20年的美國政府公債,是捕捉長期利率變動最直接的工具。
  • 優點: 在減息週期中,其價格上漲潛力最大;流動性極高,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長期美債 ETF
  • 缺點: 風險也最高,若利率走勢不如預期(例如延後減息或意外升息),其價格下跌幅度會非常顯著。
  • 適合對象: 對利率方向有明確判斷,願意承受較高波動性以換取潛在高回報的積極型投資者。

🟠 中期國債 ETF (7-10年)

代表ETF:IEF (iShares 7-10 Year Treasury Bond ETF)

  • 特點: 投資於剩餘期限在7至10年的美國政府公債。
  • 優點: 在收益性與風險之間取得良好平衡。既能從利率下降中獲益,又不像長期債券那樣劇烈波動。
  • 缺點: 在利率大幅下跌的環境中,其表現可能不及長期債券 ETF。
  • 適合對象: 尋求穩健收益,希望在資產組合中加入防禦性資產,但又不想承擔過高利率風險的穩健型投資者。

🟢 短期國債 ETF (1年以下)

代表ETF:BIL (SPDR Bloomberg 1-3 Month T-Bill ETF) / SHV (iShares Short Treasury Bond ETF)

  • 特點: 投資於剩餘期限極短(通常少於一年)的美國國庫券,幾乎沒有利率風險。
  • 優點: 風險極低,波動性小,被視為現金的替代品或資金的「避風港」。流動性高,可隨時買賣。
  • 缺點: 資本增值潛力非常有限,主要收益來自利息,因此總回報相對較低。
  • 適合對象: 極度保守的投資者,或需要為短期資金尋找一個安全、具流動性的停泊處的投資者。這是最安全的短期美債 ETF 之一。

🔵 全市場國債 ETF

代表ETF:GOVT (iShares U.S. Treasury Bond ETF)

  • 特點: 全面覆蓋美國國債市場,投資於所有期限的美國政府公債。
  • 優點: 提供對整個美國國債市場的廣泛曝險,自動分散了不同期限的風險,是「一站式」的國債投資方案。
  • 缺點: 表現相對中庸,不如單一期限的 ETF 策略鮮明。
  • 適合對象: 希望簡單地將美國國債納入資產配置教學組合,而不想費心去猜測利率走向的投資者。

超越國債:公司債與市政債 ETF 簡介

除了美國國債,債券市場還有其他類別的 ETF 可供選擇,它們提供不同的風險與回報特性。

  • 投資級公司債 ETF (如 LQD):投資於信譽良好、財務穩健的大型公司所發行的債券。其收益率通常高於同年期國債,以補償額外的信用風險。適合尋求較高收益但風險適中的投資者。
  • 高收益公司債 ETF (如 HYG):又稱「垃圾債券」,投資於信用評級較低的公司債。為了吸引投資者,它們提供非常高的票面利率。風險極高,尤其是在經濟衰退期間,違約風險會大增,適合風險承受能力極強的投資者。
  • 美國市政債 ETF (如 MUB):由美國州及地方政府發行,其利息收入對美國稅務居民可豁免聯邦所得稅。對香港投資者而言,稅務優勢不大,但可作為分散投資的一種選擇。

香港投資者必讀:美債 ETF 的稅務問題

稅務是跨境投資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對於非美國稅務居民(如香港投資者)來說,規則如下:

  • 資本增值稅:買賣美債 ETF 所賺取的價差,即資本利得,免稅
  • 利息稅/股息稅: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如果您直接持有美國債券,收到的利息是免稅的。但若是透過在美國註冊的債券 ETF 持有,ETF 派發的利息會被視為「股息(Dividend)」,需繳納30%的預扣稅。這筆稅款會由券商在派息時自動扣除。

雖然這30%的稅負會侵蝕部分回報,但考量到 ETF 帶來的便利性與分散性,許多投資者仍認為利大於弊。部分在愛爾蘭等其他地區註冊、追蹤美國債券的 ETF(UCITS ETF),可能在稅務上具備優勢,但交易量與選擇可能不如美國本地 ETF。

如何交易美債 ETF?三步輕鬆上手

投資美債 ETF 的流程相當簡單,與買賣港股或美股無異:

  1. 開設證券帳戶:選擇一家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並提供美股交易服務的證券行,如富途證券、老虎證券等,完成網上開戶流程。
  2. 存入資金:透過轉數快 (FPS)、銀行轉帳或 eDDA 快捷入金等方式,將港幣或美元資金存入您的證券帳戶。
  3. 下單交易:在交易 App 中,輸入您心儀的美債 ETF 代碼(如TLT、IEF),設定好買入價格和數量,即可下單成交。

常見問題 (FAQ)

❓ 聯準會減息,為什麼是投資美債 ETF 的好時機?

因為債券價格與利率呈反向變動。當聯準會減息,市場利率下降,已發行的、票息較高的舊債券價值會上升。投資美債 ETF 可以在減息週期中,同時賺取債券價格上漲的資本利得和固定的利息收入。

❓ 投資長期美債 ETF(如TLT)的風險是什麼?

最大的風險是利率風險。長期債券對利率變動極為敏感。如果聯準會減息的時程延後,或者因通膨復燃而意外升息,長期美債 ETF 的價格將會承受最大的下跌壓力。其高波動性是一把雙面刃。

❓ 我應該選擇短期、中期還是長期美債 ETF?

這完全取決於您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您是積極型投資者,看好利率將大幅下降,可考慮配置長期美債 ETF;若您是穩健型投資者,尋求平衡,中期國債ETF是理想選擇;若您是保守型投資者,或僅想尋找現金替代品,則應選擇短期美債 ETF

❓ 香港投資者投資美債 ETF 需要繳稅嗎?

是的。雖然資本利得免稅,但從美國註冊的債券 ETF 收到的派息(被視為股息)需要被預扣30%的稅款。這是投資美股相關產品時必須考慮的成本。

❓ 除了美國國債 ETF,還有哪些債券 ETF 可以選擇?

市場上還有投資級公司債 ETF (LQD)、高收益公司債 ETF (HYG)、市政債券 ETF (MUB) 以及新興市場債券 ETF 等多種選擇。它們提供不同的收益潛力和風險水平,可用於構建更多元化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

結論

隨著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迎來潛在的轉捩點,2025年被許多市場觀察家視為債券投資的關鍵年份。美債 ETF 以其高流動性、低門檻和內建的多元化特性,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把握此輪利率週期的理想工具。無論您是尋求資本增值的積極投資者,還是偏好穩健收益的保守派,都能在豐富的 ETF 產品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標的。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請務必充分了解不同期限債券ETF的風險特性,並將稅務成本納入考量,從而做出最明智的資產配置。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