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華盛頓。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7月30日的議息會議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決策符合市場普遍預期。聯邦儲備銀行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聲明中暗示,未即將到來的貨幣政策路徑充滿不確定性,主要關注通膨數據、就業市場表現及潛在的貿易政策波動。決定捍衛的聯邦儲備銀行議案在經歷了去年的減息週期後,進入了更嚴格的觀察階段,也為投資人理解未來的美國利率數據可能提供了重要線索。
掌握重點:2025年美國議息日期時間表總覽
投資和市場觀察者而言,掌握美國議息日期是規劃策略的第一步。每次會議都可能帶來市場波動,預先知道日期,以便提前部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每年固定舉行八次會議,以下是為您整理的2025年會議時間表,讓您一目了然。
會議日期 | 是否包含經濟預測摘要 (SEP) | 備註 |
---|---|---|
1月28-29日 | 否 | 年初首次會議,定調年底政策預期 |
3月18-19日 | ✔ 是 | 將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及利率點陣圖 |
4月29-30日 | 否 | 春季經濟數據評估 |
6月17-18日 | ✔ 是 | 年中評估,包含重要經濟預測更新 |
7月29-30日 | 否 | 夏季會議,承上啟下 |
9月16-17日 | ✔ 是 | 秋季重要會議,發布經濟預測 |
11月4-5日 | 否 | 年底前最後一次非預測會議 |
12月16-17日 | ✔ 是 | 年度結束、總結及展望 |
資料來源:聯邦儲備銀行局官網,資料截至2025年。
解讀聯邦儲備銀行動態:為何減息與升息如此重要?
聯儲局的利率決策,好比調節經濟水流的總閥。來說,它簡單地調整了「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銀行間互相借貸的利率,來影響整個經濟體的資金成本。
❓為何要減息? ——刺激經濟的「油門」
當經濟成長疲軟、持續選擇攀升時,聯邦儲備銀行會減息。這就好比是經濟踩下油門:
- 降低借貸成本: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來擴大生產、增加投資;個人也更願意貸款買車、買房或消費。
- 刺激市場流動性:市場上的錢變多了,資金流動加快,有助於盤活整個經濟體系。
這也是一種「貨幣大眾」政策。例如2024年底,因應經濟復甦,聯邦儲備銀行開啟減息,以提振市場信心。
❓為何要升息? ——變焦的「煞車」
反之,當物價上漲過快(即高通膨)、經濟過熱時,聯儲局底部升息,類似踩下煞車:
- 提高槓桿成本:貸款利率上升,企業和個人的槓桿率下降,抑制消費和投資的過度使用。
- 吸引資金回流:高利率讓存款和部分固定收益產品增加吸引力,有助於吸收市場上過剩的資金,達到通貨膨脹。
回顧2022年至2023年,聯邦儲備銀行為應對近年來最嚴重的通膨,就曾採取積極的升息措施。
推薦文章
想深入了解美國債市的最新動態與投資機會嗎?認知閱讀我們的專題分析:中國連續減持美債,全球資金流向正在改變,投資人如何重新佈局避險資產?
利率波動的連鎖反應:對全球及香港的影響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其利率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全球性的蝴蝶效應。對於實行聯繫匯率制度的香港來說,這種影響將極為直接且必然。
📈對全球市場的影響
- 貨幣匯率:
減息通常會使美元相對走弱,因為較低的利率降低了持有美元資產的吸引力,資金可能流向其他收益較高的貨幣。反之,升息古巴提振美元,導致非美貨幣相對貶值。 - 股票市場:
減息降低了企業的融資,理論上有利於企業獲利成長和股價表現。投資人也更願意將成本從低迴報的存款轉向股市。升息則恰恰相反,會增加企業成本,並可能刺激股市增加估值。 - 債券市場:
利率與債券價格呈現逆向關係。當利率下降(減息)時,已發行的舊債券票面利率相對隨之變得越來越吸引力,價格隨之上漲。升息時,新發行債券的正好相反,舊債券價格則下跌。 ,了解美國減息對於債券投資者的影響至關重要。
🏠對香港的影響
由於香港與美元掛鉤,香港的利率政策基本上需要緊跟著美國的走勢,因此美國的議案結果與香港市民的錢包息息相關。
- 股市與資金流:
美國的息息減少,意味著香港的市場流動性也隨之增加,理論上有利於港股。然而,港股的表現也受中國內地經濟、全球地緣政治及企業自身獲利能力等周期性因素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 樓市與拆除:
這是市民最關心的領域。美國減息、香港的最優惠利率(P)和銀行同業拆息(HIBOR)也有融資空間,這會直接降低供樓人士的拆遷還款壓力,並刺激潛在買家的入市意向。正好,升息週期本身就是業主的供款負擔,對樓市構成壓力。 - 中小企業營運者:
對於依賴銀行貸款進行週轉發展的中小企業來說,減息可以降低其融資成本,提供更廣泛的營商環境,鼓勵擴張和投資。
推薦文章
利率波動對香港樓市必然影響,想了解最新的市場趨勢與置業策略?請閱讀:【樓價9年新低】2025香港買樓政策揭秘全面松綁|首次置業者迎黃金上車期?
常見問題 (FAQ)
❓ FOMC會議一年有幾次?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每年會定期召開八次會議,大約每六週一次。此外,如果經濟情勢發生重大變化,委員會也可以召開臨時會議來討論。
❓美國減息,我的港幣定期存款會出遊嗎?
由於匯率制度,香港的利率環境密切關注美國。當美國減息時,香港銀行的資金成本下降,通常會擠佔香港定期存款的利率。如果您想鎖定其中一項存款的回報,應在減息週期開始之前或開始行動。
❓除了利率決議、議息會議還有哪些指標值得關注?
非常有經驗的投資人會關注以下幾點:
- 會後聲明調整:聲明中對經濟前景描述的微小變化,如從“溫和”到“溫和”,都可能暗示政策方向的轉變。
- 利率點陣圖(Dot Plot):在每季末的會議(3月、6月、9月、12月)發布,向重要官員表明對未來利率水準的預測,是窺探未來升息或減息路徑的參考。
- 主席記者會: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鮑威爾的演講以及他對記者提問的回答,往往會提供比書面聲明更豐富的細節和政策公告號。
❓聯邦儲備銀行的決定對一般市民有什麼最直接的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借錢」和「存錢」兩方面。升息時,信用卡利率、私人和抵押貸款利率會上升,借貸成本增加;但同時,存款帳戶和定期貸款的利息也會隨之增加。息息時則情況倒正好,是藉貸人的好消息,但對欠者不利。
結論
總而言之,美國議息日期不僅僅是財經影響日曆上的一個標籤,它們是全球資本流動、資產價格和宏觀經濟走向的關鍵節點。從華爾街的交易員到香港的普通市民,無人能完全置身事外。理解聯準會的政策邏輯收集、掌握其決策的潛在影響,並結合自身的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才能在變幻的市場環境中,做出更明智的財務規劃和投資部署。持續關注每次FOMC會議的結果和訊號,是當前精明投資者的必修課。
*本文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投資涉及風險,讀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相關產品的銷售文件及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