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踏入2024年下半年,香港經濟環境持續面對挑戰,不少企業為應對成本壓力而進行架構重組,裁員消息時有所聞。對於許多在同一崗位服務多年的打工仔而言,這無疑增加了職業前景的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了解自身應有的勞工權益,就顯得尤其重要。特別是對於一位服務滿 6 年的工人,若不幸面臨非因個人過失而被解僱的境況,一筆可觀的「長期服務金」就是保障生活的重要基石。究竟這筆錢如何計算?自己是否符合資格?本文將為你深入淺出地剖析長期服務金的每一個細節,從申索門檻到實際的長期服務金計算,再到與強積金(MPF)對沖的關係,助你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速覽:我是否符合資格申索長期服務金?
在計算你能獲得多少金額之前,首要步驟是確認自己是否「夠資格」。長期服務金並非人人可領,必須滿足特定的條件。讓我們逐一檢視這些門檻,看看你是否符合要求。
申索基本門檻:連續性合約與服務年期要求
要獲得長期服務金,最基本的兩大條件是「連續性合約」和「服務年期」。
- ✓服務年期: 你必須為同一位僱主連續工作不少於 5 年。因此,服務滿 6 年的工人是完全符合這個年期要求的。
- ✓合約類型: 你必須是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根據《僱傭條例》,只要你連續為同一僱主工作 4 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最少工作 18 小時,你的合約便會被視為「連續性合約」。
關鍵離職原因:在哪些情況下才可獲得?
即使滿足了年期和合約要求,離職的原因也是決定你能否申索的關鍵。你必須是基於以下幾種情況離職:
- ▸被僱主解僱(但並非因犯下嚴重過失而被即時解僱)。
- ▸在固定期限的合約期滿後,未獲續約。
- ▸在職期間身故,由遺屬代為申領。
- ▸獲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發出指定的證明書,證明你永久不適合擔任現時的工作而辭職。
- ▸年滿 65 歲或以上因年老而辭職。
僱主無需支付的特殊情況
凡事總有例外,在以下情況下,即使你年資再長,僱主也無須支付長期服務金:
- ✗僱員主動辭職(除非符合上述因健康或年老的原因)。
- ✗因犯下嚴重過失而被即時解僱(Summary Dismissal),例如故意不服從合法合理的命令、行為不忠、犯有欺詐等。
- ✗僱主因裁員而解僱你,並需要向你支付遣散費。
- ✗僱主在合約期滿前不少於 7 天,以書面形式提出以不遜於之前的條件與你續約或重新聘用,但你無理拒絕。
延伸閱讀:想深入了解遣散費與長期服務金的具體分別?可以參考我們的詳細分析文章:遣散費計算2025:裁員潮下必懂權益,一文詳解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分別,助你更清晰地判斷自己應得的權益。
焦點解析:6年年資,長期服務金如何計算?
確認自己符合資格後,最關心的當然是「可以攞到幾多錢」。長期服務金的計算有一套清晰的官方公式,只要跟著步驟,就能輕鬆計出應得金額。
官方計算公式詳解
長期服務金的計算基於你的月薪和服務年資。計算方法如下:
(最後一個月工資 x 2/3) x 服務年資
注意要點:
- ▸「工資」的定義: 這裡的「工資」不僅指底薪,還包括僱主支付的任何津貼(如交通津貼、勤工獎等)及超時工作薪酬。但年終花紅、酌情發放的獎金等則不計算在內。
- ▸不足一年的年資: 如果服務年資中包含不完整的年份,會按比例計算。例如,6年半的年資會以 6.5 計算。
實例教學:以月薪$18,000、年資6年為例逐步計算
假設陳先生是一名月薪(計及所有固定津貼)為 $18,000 的工人,他為公司服務了整整 6 年後被解僱。他的長期服務金計算如下:
- 找出計算基數: 最後一個月工資為 $18,000。用這個數額乘以 2/3,即 $18,000 x 2/3 = $12,000。
- 乘以服務年資: 將計算基數 $12,000 乘以服務年資 6 年。
- 得出應付金額: $12,000 x 6 = $72,000。
所以,陳先生應得的長期服務金為 $72,000。
重要提醒:計算時的「工資」上限與應付金額最高限制
為了平衡勞資雙方的權益,法例設有兩個重要的「天花板」,在計算時必須留意:
- 1.月薪計算上限: 用作計算的「最後一個月工資」金額,其三分之二的上限為 $15,000(即月薪上限為 $22,500)。如果你的月薪超過 $22,500,在計算時也只能以 $15,000 作為基數。例如,月薪 $30,000 的員工,計算基數同樣是 $15,000,而非 $30,000 x 2/3 = $20,000。
- 2.總額上限: 長期服務金的最高總額為 $390,000。無論你的年資多長、薪金多高,最終可獲得的金額都不會超過此數。
長期服務金 vs. 遣散費:兩者有何關鍵分別?
很多人會混淆「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雖然兩者都是對非自願離職僱員的補償,但在申索條件和適用情況上卻有本質區別。簡單來說,你可以將它們理解為「兩條不同的跑道」。
申索條件比較:何時拎遣散費?何時拎長服金?
兩者最核心的分別在於「離職原因」。以下表格清晰展示了它們的主要不同之處:
項目 | 長期服務金 | 遣散費 |
---|---|---|
主要適用情況 | 非因裁員或嚴重過失被解僱、因健康/年老辭職等 | 因裁員(Redundancy)而被解僱 |
最低服務年期 | 5 年 | 2 年 |
計算公式 | 兩者的計算公式完全相同 |
核心原則:兩者不可同時申領
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名僱員不能同時獲得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如果你的解僱原因符合領取遣散費的資格(即裁員),你就只能申領遣散費,即使你的服務年期已超過 5 年,也不能再申索長期服務金。反之亦然。
推薦文章:政府即將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這將對你的退休保障和遣散安排產生深遠影響。立即閱讀2025強積金對沖機制取消:企業如何應對過渡期遣散費與長期服務金變革?,了解最新政策動向。
關於長期服務金的常見疑問
圍繞長期服務金,打工仔們總有不少迷思。這裡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為你一次過解答。
問:自己辭職可以獲得長期服務金嗎?
答: 一般情況下,主動辭職是不能獲得長期服務金的。這筆款項主要是為非自願離職的長期僱員提供保障。但有兩個例外情況:
1. 健康原因: 如上文所述,有註冊醫生或中醫證明你永久不適合擔任現時工作而辭職。
2. 年老原因: 年滿 65 歲或以上的僱員,因年老而辭職。r>除此以外,任何形式的個人原因主動辭職,都不能申索長服金。
問:強積金(MPF)會如何影響我最終收到的金額?
答: 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MPF對沖」機制。根據現行法例(注意:政府已通過法例將於2025年取消此機制,但目前仍然生效),僱主可以從你的強積金帳戶中,提取其供款部份的累算權益,用以抵銷他們需要支付給你的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
舉例說明: 假設計算出的長服金是 $72,000。而你的MPF帳戶中,由僱主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本金加收益)有 $50,000。那麼,僱主可以從你的MPF戶口中提取這 $50,000,然後只需額外支付 $22,000($72,000 – $50,000)給你。這意味著你實際「落袋」的現金會減少,因為部分款項是從你自己的退休金中抵扣的。有關更詳細的官方解釋,可參考勞工處的相關指引。
問:如果公司拖欠或拒絕支付,我應該如何追討?
答: 僱主有法定義務支付長期服務金。如果他們無理拖欠、計算錯誤或直接拒絕支付,你可以採取以下行動:
- 1.直接溝通: 首先嘗試與僱主或人事部溝通,了解原因,可能只是誤會或計算延誤。
- 2.尋求勞工處協助: 如果溝通無效,應盡快前往勞工處的勞資關係科求助。他們會提供調停服務,協助你與僱主解決爭議。
- 3.法律途徑: 如果調停失敗,個案可能會轉介至勞資審裁處或小額薪酬索償仲裁處,透過法律程序追討。切記要保留好所有僱傭合約、薪金證明、解僱信等文件作為證據。
總結
總括而言,作為一名為公司貢獻了 6 年青春和汗水的工人,清楚理解長期服務金的計算方式與申索資格,是保障個人基本權益的重要一環。從判斷自己是否符合連續性合約和 5 年年資的基本門檻,到釐清離職原因是否屬於可申索範圍,再到運用正確的公式((最後月薪 x 2/3) x 6)計算出應得金額,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同時,也要明白長期服務金與遣散費的分別,以及 MPF 對沖機制可能對最終實收款項的影響。當面對勞資問題時,知識就是力量。掌握準確的資訊,才能讓你更有底氣地為自己爭取最公平、最合理的補償。若情況複雜,諮詢勞工處的專業意見永遠是明智之舉。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