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近日,一則另類置業信息在市場上引發熱議——一名網友將一艘12.6米長、3米寬的遊艇以20萬元出售,船屋配備太陽能供電、水箱等設施,並提到盡管存在出牌問題,仍可作為居住用途。相比香港部分房產市場價格,這一售價引發了不少人對“船屋置業”作為經濟上車方案的興趣。
船屋價格誘人,合法性存疑
許多網友認為,20萬元即可擁有一艘“船屋”,比公屋更為實惠,似乎為購房者提供了另一種選擇。然而,質疑聲音也隨之而來。隨著海事處對船只出牌的審批越來越嚴格,加上船主自己也提到出牌存在困難,這讓購房者對合法性產生了疑問。沒有牌照的船只如何合法出海?
船屋生活是否真如想象中那般“愜意”?
另一些網民擔心,居住在船上可能面臨實際問題,如容易受到海浪影響,導致暈船等不適,長期居住的舒適性和穩定性存疑。相比固定住所,船屋的生活條件並不完全保障,令部分人對這種新型居住方式持保留態度。
香港海事處規定:船屋需合法牌照
根據香港海事處的相關規定,《商船(本地船隻)(證明書及牌照事宜)規例》明確要求,船只作為居住用途必須符合嚴格的法規。除非在《商船(本地船隻)(住家船隻)規例》生效前已獲得合法牌照,否則任何船只不得用於居住,否則即為違法,最高罰款可達1萬元。因此,即使市場上有船屋出售,若未辦理牌照,依然無法合法居住。
船屋是否能成為香港的未來置業新選擇?
雖然船屋在香港的法律環境中仍面臨不少挑戰,但隨著房價持續上漲,一些市民對“船屋置業”產生了興趣,認為它可能成為另類住房選擇。然而,要想讓“船屋經濟”成為現實,還需解決合法性、舒適性等問題,並需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