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的崛起之路:如何引爆潮玩風潮成為盲盒巨頭

泡泡瑪特的崛起之路:如何引爆潮玩風潮成為盲盒巨頭

泡泡瑪特的崛起之路:如何引爆潮玩風潮成為盲盒巨頭

在香港的街頭巷尾,盲盒的魔力早已深入人心,而提及盲盒,很難不聯想到那個引領風潮的名字——泡泡瑪特(Pop Mart)。從最初的小眾潮玩品牌,到如今估值百億的文化消費巨頭,泡泡瑪特的崛起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傳奇,更折射出新消費時代下,品牌如何透過精準洞察、情感連結與社群營運,成功俘獲 Z 世代消費者的心。E-vision 將剖析泡泡瑪特過去的發展軌跡,從其品牌故事中尋找成功的密碼,並為香港讀者,特別是對當前市場趨勢抱有學習需求的您,揭示其背後的經濟邏輯與潛在警示。

一、萌芽:從小店到IP孵化平台

泡泡瑪特的品牌故事始於 2010 年,創辦人王寧在北京的一家潮流雜貨店。初期,泡泡瑪特販售各類潮流商品,但銷量平平。轉捩點出現在 2015 年,王寧觀察到日本 Sonny Angel 系列盲盒的熱銷,意識到「盲盒」這一模式的潛力。他決定轉型,將經營重點放在「潮玩」與「盲盒」上。

真正的騰飛始於 2016 年,泡泡瑪特與香港設計師 Kenny Wong 合作,簽下 Molly 這一經典 IP 的獨家授權。Molly 大大的眼睛、噘嘴的表情,搭配不同的主題造型,迅速在潮玩愛好者中引爆熱潮。這標誌著泡泡瑪特從單純的零售商,轉變為一個具備 IP 孵化和運營能力的平台。此後,他們陸續與多位藝術家合作,推出了如 SKULLPANDA、Dimoo、The Monsters 等一系列廣受歡迎的 IP,形成了強大的 IP 矩陣。

二、騰飛:盲盒經濟的商業邏輯

泡泡瑪特的成功,離不開其獨特的「盲盒經濟」模式。這種模式利用了消費者「拆盲盒」時的驚喜感、收集癖和社交分享欲。每款盲盒都有一定機率抽到稀有或隱藏款,這種不確定性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從商業角度看,盲盒模式具備多重優勢:

  • 提升單次消費金額: 消費者為了集齊整套或抽到隱藏款,會反覆購買,提高了客單價。
  • 降低庫存風險: 盲盒的隨機性,有助於均攤不同款式的銷售,避免特定款式滯銷。
  • 創造話題與社群: 玩家之間互相交流、交換盲盒,形成高度活躍的社群,提升了品牌黏性。在社交媒體上,開箱影片、稀有款展示更是自發性的宣傳內容。
  • 強大的IP變現能力: 成功的 IP 不僅限於盲盒,還能延伸到服裝、文具、遊戲等周邊產品,形成完整的商業生態鏈。

根據泡泡瑪特公開的財報數據,其營收在 2017 年至 2020 年間呈現爆發式增長,複合年增長率極高。以 2020 年為例,其年收入達 25.13 億元人民幣,調整後淨利潤為 5.23 億元人民幣。IP 授權產品貢獻了絕大部分營收,其中 Molly、Dimoo 等核心 IP 表現尤為突出。這也讓泡泡瑪特在 2020 年 12 月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股價大漲,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潮玩第一股」。

三、警思:光環下的挑戰與反思

然而,高速發展的同時,泡泡瑪特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爭議,值得業界與消費者警惕:

  • 「上癮」與過度消費: 盲盒的隨機性,容易讓部分消費者產生賭博心理,導致衝動消費甚至過度消費,尤其可能影響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體。社會上曾出現家長投訴孩子沉迷盲盒、花費巨額零用錢的案例。
  • 同質化競爭加劇: 隨著盲盒市場的火爆,越來越多品牌湧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IP 的獨特性和創新性成為關鍵,一旦 IP 缺乏新鮮感或設計出現瓶頸,消費者的新鮮感可能迅速流失。
  • 二級市場炒作風險: 某些稀有款盲盒在二手市場被惡意炒作,價格遠超原價,形成非理性繁榮。這不僅可能損害普通消費者的利益,也可能對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 品控與服務問題: 作為快速擴張的消費品品牌,泡泡瑪特也曾面臨產品瑕疵、售後服務不滿等投訴,這對於依賴消費者口碑的潮玩品牌而言,是需要持續改進的方面。
  • IP生命週期管理: 任何IP都有其生命週期,如何不斷孵化新的熱門 IP,並維持現有 IP 的生命力,是泡泡瑪特需要長期面對的課題。

四、展望:潮玩文化的未來演變

泡泡瑪特的品牌故事,是中國新消費浪潮的一個縮影。它證明了內容與情感連結在當代商業中的重要性。儘管面臨挑戰,但潮玩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現象,其潛力依然巨大。

展望未來,泡泡瑪特以及整個潮玩行業或將朝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 IP多元化與全球化: 不斷拓展 IP 類型,並積極走向國際市場,與全球藝術家和品牌進行合作,尋求更大的增長空間。
  • 線上線下融合體驗: 強化數位化營銷,結合元宇宙、NFT 等新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更沉浸式的購物體驗,同時不放棄線下實體店的社交與體驗價值。
  • 綠色與可持續發展: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潮玩產品的材料、生產過程以及包裝的可持續性將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 規範化與健康發展: 行業監管將可能進一步完善,引導盲盒經濟走向更健康、更規範的發展路徑,平衡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

延伸閱讀

了解潮流品牌如何崛起後,不妨看看余仁生如何透過數位化與年輕化策略,在香港市場穩固領先地位。

結語

泡泡瑪特的發展歷程,不僅是關於一個品牌的成長故事,更是關於文化創意產業如何與商業模式深度融合的案例。它成功地將藝術設計與年輕人的情感需求結合,創造出獨特的消費體驗。對於香港的普羅大眾而言,理解泡泡瑪特的興衰,不僅能洞察當下的消費趨勢,也能從中獲得關於品牌建設、IP 價值以及商業倫理的多重啟示。潮玩市場的未來充滿機遇,也伴隨著挑戰,唯有不斷創新、堅守品質、並肩負社會責任,方能行穩致遠。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常見問題

泡泡瑪特在紅什麼?

泡泡瑪特之所以熱門,是因為它推出多款精緻且高質感的可愛角色產品,涵蓋從小型玩具到大型雕像,並以具收藏價值的盲盒系列著稱。此外,品牌已在全球超過30個國家拓展市場,擁有500家門店,深受消費者喜愛。

泡泡瑪特為什麼成功?

泡泡瑪特成功的關鍵在於其多元策略:持續打造受歡迎的IP形象、創新盲盒玩法,精準抓住年輕族群的心理需求,並且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它不僅販售玩具,更塑造潮流文化,激發消費者的收藏慾望和分享動機,進而提升品牌黏著度與價值。

pop mart老闆是誰?

POP MART的創始人兼老闆是王寧。公司於2020年在香港上市,截至2025年6月6日市值達3,288億港元。根據《福布斯》即時富豪榜,王寧身家達約1593億港元,成為河南首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