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踏入2025年報稅季,納稅人正為如何規劃稅務而煩惱。特別是今年初,香港財政司長發布最新一份預算方案時,正式宣布引入工資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的兩級制標準稅率,稅收在全港引起廣泛熱議。新制度下,入息額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其超出部分的增幅將由15%增至16%。這次波動幅度不大,卻直接影響高收入者的稅務負擔,也促使所有納稅人重新負擔自己的繳稅攻略,尋找更有效的省稅空間。
也是稅制的轉型,重大依賴基本稅已面臨不夠。要做到最大程度的合法慳稅,關鍵要全面掌握並用好各項扣稅項目。本文將化身為您的私人稅務顧問,為深入剖析2024/25課稅年度各項扣稅政策、計算方法及申報技巧,助您在新稅制下能輕鬆掌握,守護好自己的錢包。
其中核心內容
- ✓全面解析免稅額與出口項目的最新金額及上限。
- ✓深入講解累進增速與兩級制標準增速的計算方式。
- ✓提供不同收入下的稅款計算實例。
- ✓手部教您完成網路報稅及處理常見申報問題。
個人入息課稅扣稅項目天書一覽:免稅額與維也納額
要製定最佳的交稅方案,第一步是盤點所有可用的「收入」——即稅務免稅額和外貿項目。它們是降低您的「應課稅入息實額」的關鍵,直接確定了您的最終稅款。以下將為您詳細拆解各項目的收入和金額。
📊基本與已融資額
這是納稅人徵稅的減免。您只需繳納薪資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即可使用。
- 基本設施金額: 2024/25年度為$132,000。
- 租賃合約金額:已為任何$264,000美元。申請該稅額的前提是,您的品牌在該課稅年度沒有應稅入息,或者您與課品牌已選擇合併報稅。
👨👩👧👦供養親屬補助額:子女、父母及兄弟姊妹
如果您需要照顧家庭成員,政府也提供相應的稅收減免,以減輕您的財務壓力。
| 供養對象 | 財政額 (2024/25) | 主要申請條件 |
|---|---|---|
| 尾部 | $130,000 / 每名 | 未滿18歲;或18至25歲正接受全日制教育;或年滿18歲但因身體/精神問題無工作能力。扣稅年度內出生的子女的課程可享有雙倍免稅額。 |
| 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 年滿55-59歲:$25,000 年滿60歲或以上:$50,000 |
通常居住在香港;您或租戶每年提供相當於$12,000生活費,或與您連續同住至少6個月。全年同住可享額外設施額。 |
| 供養兄弟姊妹 | $37,500 / 每位 | 受養人符合領取補助的資格,且由您或妻子供養。 |
專家提示:就同一名子女,夫妻倆只能由其中一方申請稅務額。一般建議由收入一方、稅階一方申請,以獲得更大的稅收落實。
推薦文章
想更深入如何為家人申請消防額? 本文為您詳細拆解:
供養父母消防額了解2025深度解析:同住定義、申請資格與兄弟姊妹申報策略
🏠住屋相關居民:居所貸款利息與住宅租金
安居是生活大事,政府亦因此提供稅務誘因。無論是業主還是租客,都有機會扣稅。
- 居所貸款利息:上限為每年$100,000,每年可申請20個課稅。若您在2023年10月25日或出生後的子女並同住,更可享有$20,000的額外收入。
- 住宅住宅小區:如果您在香港沒有持有任何住宅物業,並租客以身分租用單位,可申請住宅小區,上限同為每年$100,000。
🛡️「扣稅三寶」:可選健保、延期年金與強積金可選性供款
這是政府近年力推的繳稅工具,旨在鼓勵居民醫療和養老生活提早規劃。制定全面的繳稅策略,絕不能忽視這三項利器。
- 自願健保(VHIS)保費:每位受保人每年的上限為$8,000,可申請扣稅的受保人數不限,包括您自己及指明親屬。這意味著如果您為全家購買,可累積的扣稅額相當可觀。
- 合資格延長年金(QDAP)費及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這總共保扣稅上限為每年$60,000。最後這期不僅中斷您的即時稅款,更為退休生活保障補充一份。了解更多關於年金扣稅的細節,可以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財務決策。
📚其他重要項目
- 個人進修開支:為提升自我而報讀的訂明課程,相關費用可申請開支,最高高達$100,000。
- 認可慈善捐贈:捐贈給免稅免稅稅的慈善團體或政府慈善用途的款項(曼哈頓標誌為100美元),可申請聖誕老人,上限為經調整入息後的35%。
應繳稅款計算方法:由淺入深三步曲
了解所有扣稅項目後,下一步就是計算應繳稅款。香港的薪俸稅計算採用「進累成長率」和「標準成長率」兩種方法,稅務局會自動採用較低者來評稅。
計算公式:
應課稅入息實額 = 入息縣 – 城鎮 – 稅務縣應
稅款 = 應課稅入息實額 x 累進台階 或 入息淨額 x 標準台階 (取低者)
第一步:計算入息
收入是指您在課稅年度內的所有薪資俸收入,包括薪資、佣金、花紅、津貼、約滿工資等。
第二步:計算應課稅入息實額
從入息西南中,削減了所有適用的城鎮項目(如強積金供款、居所貸款利息等)和財政額(如基本免稅額、供養父母補貼額等),下表的就是應稅入息實額。
第三步:應用梯度計算
A. 累進稅率(2018/19課稅及年度後適用):
| 應課稅入息實額 ($) | 成長率 | 稅金 ($) |
|---|---|---|
| 首 50,000 | 2% | 1,000 |
| 另外50,000 | 6% | 3,000 |
| 另外50,000 | 10% | 5,000 |
| 另外50,000 | 14% | 7,000 |
| 餘額 | 17% | – |
B. 標準稅率(2024/25課稅年度適用):
這就是前文提及的新聞焦點──兩級制標準增速。它是為了您的淨收入(即入息敘利亞北部,但不減免稅額)來計算的。
- 首息$5,000,000的淨額:成長率為15%
- 餘額部分:成長率為16%
實例演算:陳先生的慳稅之旅
假設陳先生每月入$50,000,全年總收入為$600,000。他每月的強積金供款為$1,500,全年總收入為$18,000。
情境一:基本情況
- 淨淨額:$600,000 – $18,000 = $582,000
- 應課稅入息實額:$582,000 – $132,000 (基本物資金額) = $450,000
- 以累進款計算:首$200,000稅金為$16,000,餘下$250,000 x 17% = $42,500。總稅額 = $16,000 + $42,500 = $58,500。
- 以標準成長率計算:$582,000 x 15% = $87,300。
- 最終稅金(取低者):$58,500
儲蓄二:供養父母+居所貸款利息
假設陳先生額外供養兩位年滿60歲的父母,每年支付12萬美元的居所貸款利息。
- 供養父母援助金額:$50,000 x 2 = $100,000
- 居所貸款利息最高:$100,000
- 淨淨額:$600,000 – $18,000 – $100,000 = $482,000
- 應課稅入息實額:$482,000 – $132,000 – $100,000 = $250,000
- 以累進金額計算:首$200,000稅金為$16,000,餘下$50,000 x 17% = $8,500。總稅額 = $16,000 + $8,500 = $24,500。
- 以標準成長率計算:$482,000 x 15% = $72,300。
- 最終稅金(取低者):$24,500
結果分析:透過善用供養父母稅務額及居所貸款利息支出,陳先生成功節省了$58,500 – $24,500 = $34,000的稅款!這正是一份優秀繳稅計畫的其中價值。
線上報稅教學及常見問題
科技讓報稅接地的簡單。跨越稅務局的「稅務易」(eTAX) 平台,您不僅可以享受自動延期一個月的便利,更能輕鬆處理稅務稅務。
網路報稅詳細步驟解
- 登錄系統:前往香港稅務局 eTAX 官網,使用您的「稅務易」通行密碼或「明智方便+」等數位身分登入。
- 填寫資料:系統將引導您填寫個人資料、入息縣、並勾選您希望申請的樹木及消防金額。
- 核對及提交:填寫完畢後,系統會模擬計算您的應繳稅款。請仔細核對所有資料無誤後,以電子方式註明並提交即可。
小提醒:雖然提交時下載證明文件(如交易收據、保結費單等),但您必須將這些文件保存至少6年,以備稅務局日後抽查。
報錯或漏報了怎麼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若提交報稅表後才發現錯漏,遂驚慌。您可以在有關課稅年度結束後的6年內提出修訂。
- 網路修改:登入「稅務易」帳戶,「要求修訂評稅」,並明確列明修改內容。
- 書面修改:填寫並寄送稅務局的IR831表格(反對/申請修訂評稅通知書)。
常見的遺漏項目包括居所貸款利息、自願性醫療保費及慈善捐款等。及時補報,可取回多繳的稅金。
延伸閱讀
除了薪俸稅,您是否也對其他稅務規劃感興趣?瀏覽我們的文章,以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年金扣稅上限6萬,政策面臨挑戰,保險公司推QDAP恐影響退休金政策
交稅常見問題(FAQ)
1. 2024/25課稅年度的報稅首先日期是什麼時候?
一般而言,個人報稅表的提交期限為發布日期後的一個月內。如果您選擇網路報稅,通常可以自動獲得一個月的延期。例如,若報稅表在5月初發布,紙本提交期限為6月初,線上提交則可延至7月初。
2.我和品牌應該選擇合併報稅還是分開報稅?
這取決於您的收入情況。如果其中一方的入息較低,甚至低於其可佔用的稅務額總和,那麼選擇合併報稅可能更為有利,因為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稅務額。反之,若雙方收入都並列,則分別評稅能享有較低的累進額,會比較划算。您可以在報稅表上同時選擇兩種方式,稅務局會以對您最有利的評稅方式。
3. 我是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收入不穩定,該如何報稅?
作為自由工作者,您的收入應在報稅表的「利得稅」部分申報。您需要備存好所有申請收入記錄和與業務相關的支出單扣(如購買電腦、交通費、辦公用品等),因為這些支出是用來抵利潤的。如果您的業務規模縮小,可以考慮以「個人入息課稅」的方式評稅,這可能會讓您享有薪俸稅的消防額和實習項目,從而減少稅款。
4.如果我遲交稅表會有什麼後果?
逾期提交報稅表可能會面臨罰款。稅務局有權對遲報者處以罰款、金額視乎情況而定。此外,如果您未能在限期前提交,稅務局可能會對您開立估計估稅,而估計的稅額通常相當於實際應納的金額。因此,準報稅是相當於納稅人的責任。
結論
整體而言,制定一份成功的繳稅關鍵在於事先規劃、了解規則,並充分利用每項合法的稅收減免。從基本的個人免稅額,到供養國民的各項津貼,再到能同時兼顧理財目標的自願醫保和延期年金,每一個項目都可能為您節選尤其是在稅制不斷更新的背景下,保持對政策的敏感度,並結合自身的財務狀況做出調整,才是精明納稅人應有的態度。希望本篇教育的策略能助您一臂之力,輕鬆應付2025年的報稅挑戰。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