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又到每年各位「打工仔」最關心的報稅季節,面對稅單,不少人都會絞盡腦汁,希望找到合法的慳稅方法。其實,除了供養父母、個人進修等免稅額外,香港特區政府為鼓勵市民及早為退休生活做準備,特別在強積金(MPF)制度下設立了一項極具吸引力的稅務優惠工具——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ax Deductible Voluntary Contributions,簡稱TVC)。這項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起生效,允許計劃成員在強制性供款以外,作出額外的自願性供款,並享受每年最高達$60,000的稅務扣除額。對於希望減輕稅務負擔,同時又想加速累積退休財富的香港市民來說,了解如何善用「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無疑是當前理財規劃的重中之重。本文將為您全面拆解TVC的運作模式,從申請、扣稅計算到提款條件,助您輕鬆掌握這項慳稅增值利器。
什麼是「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
簡單來說,TVC就像是你在強積金制度內的「私人儲蓄增值計劃」,而且這個計劃還能幫你合法地交少一點稅。它是一種由計劃成員自願參與的供款,目的是在原有的強制性供款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退休儲備,並透過稅務扣減作為即時回報,鼓勵市民更積極地為自己的晚年生活綢繆。
▶TVC 的官方定義與設立目的
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MPFA)的定義,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是強積金計劃下的一種新供款類別。合資格的 TVC 帳戶持有人所作出的供款,可在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下申請稅務扣除。設立TVC的主要目的有兩個:
- 鼓勵市民增加退休儲蓄: 鑑於香港人均壽命延長,僅僅依賴強積金的強制性供款未必足以應付退休後的生活開支。TVC提供了一個靈活的渠道,讓有能力的市民能「自己為自己加碼」。
- 提供稅務誘因: 透過直接的稅務優惠,政府希望提升市民為退休儲蓄的意願,將短期的「慳稅」行為,轉化為長期的「退休規劃」。
▶比較分析:TVC 與一般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有何不同?
很多人會將TVC與一般的「額外自願性供款」(Special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SVC)混淆。雖然兩者都是在強制性供款外的自願儲蓄,但在運作和規則上有著天淵之別。用一個比喻來說,SVC就像銀行的活期存款,靈活但沒有額外獎賞;而TVC則像是銀行的「稅季定期存款」,有特定的鎖定期(到65歲),但回報是即時的稅務優惠。以下表格清晰地比較了兩者的主要分別:
| 項目 |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 額外自願性供款 (SVC) |
|---|---|---|
| 稅務優惠 | 可享稅務扣除(每年上限$60,000) | 不享有任何稅務扣除 |
| 帳戶性質 | 獨立的TVC帳戶,不受僱主轉換影響 | 通常附加於僱主安排的強積金供款帳戶 |
| 開戶方式 | 自行選擇任何強積金受託人開立 | 透過僱主向其選定的強積金受託人申請 |
| 提取安排 | 與強制性供款相同,一般需待年滿65歲或符合法定理由(如提早退休)方可提取 | 較靈活,可隨時提取(視乎個別計劃條款) |
專家提示: 選擇TVC意味著你願意將這筆資金鎖定至退休年齡,以換取即時的稅務優惠。如果你的短期流動資金需求較高,則需要審慎考慮。但從長遠的退休規劃角度看,這種「鎖定」機制反而能幫助你更有紀律地儲蓄。
自願性供款扣稅:慳稅效果全剖析
TVC最吸引人之處,莫過於其直接的慳稅效果。究竟這個自願性供款扣稅機制是如何運作的?又能為你節省多少稅款呢?
▶核心優勢:TVC 如何運作以達至稅務扣減?
運作原理非常直接:你在該課稅年度(即每年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內存入TVC帳戶的總金額,可以在計算應課稅入息時直接扣除,從而降低你的總稅款。例如,你的年度總收入是$400,000,而你作出了$60,000的TVC供款,那麼在計算稅款時,你的應課稅入息就會減至$340,000。
▶$60,000 扣稅上限大解構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每位納稅人每年的最高扣除額為$60,000。這個額度是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與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保費合併計算的。這意味著:
- 你可以選擇只做TVC,上限$60,000。
- 你可以選擇只購買QDAP,扣除上限也是$60,000。
- 你也可以兩者都做,但總扣除額不能超過$60,000。(例如,供$30,000 TVC,再交$30,000年金保費)
慳稅效果模擬計算:
慳稅的金額取決於你的邊際稅率。收入越高,適用的稅率越高,慳稅效果就越明顯。假設你用盡$60,000的扣稅額:
| 邊際稅率 | 年度應課稅入息實額 | 最高可節省稅款 |
|---|---|---|
| 2% | 首 $50,000 | $60,000 x 2% = $1,200 |
| 6% | 其次的 $50,000 | $60,000 x 6% = $3,600 |
| 10% | 其次的 $50,000 | $60,000 x 10% = $6,000 |
| 14% | 其次的 $50,000 | $60,000 x 14% = $8,400 |
| 17% (最高) | $200,001 或以上 | $60,000 x 17% = $10,200 |
▶實用指南:如何在報稅表上正確申報 TVC 供款?
申報流程相當簡單。在你填寫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時,找到「扣除」部分中的「為作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而支付的款項」一欄(第10AB部),並填上你在該課稅年度的總供款金額即可。
你的強積金受託人會在每個課稅年度結束後(約4月或5月),向你寄發一份「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概要」,上面會清楚列明你可申索的扣稅額。你無需提交這份文件,但必須妥善保存6年,以備稅務局日後查核。
申請與管理 TVC 帳戶完整流程
開設和管理TVC帳戶比你想像中要簡單得多,整個過程都給予你極大的自主權。
▶如何選擇強積金公司並開設我的 TVC 帳戶?
與跟隨僱主選擇的強制性供款不同,你可以自由選擇任何一家提供強積金計劃的受託人來開設你的TVC帳戶。選擇時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 基金選擇與表現: 該公司的基金種類是否多元化?過往的投資回報表現如何?
- 收費水平: 各基金的管理費及行政費用是多少?長遠而言,低收費能有效提升回報。
- 客戶服務與平台易用性: 網上平台或手機應用程式是否方便操作,讓你隨時查閱帳戶狀況及轉換基金?
選定心儀的公司後,只需直接聯絡該公司,索取並填寫TVC帳戶申請表格即可,過程一般無需透過僱主。
▶供款方式與彈性:我可以供多少?可以隨時調整或停止嗎?
TVC的一大優點是其高度彈性。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財政狀況,自由決定供款的金額和頻率:
- 供款金額: 沒有最低供款要求,豐儉由人。你可以每月定額供款,也可以選擇不定期作一次性的大額供款。
- 調整與暫停: 你可以隨時增加、減少甚至暫停供款,而無需給予任何理由或支付罰款。這種靈活性對於收入不穩定或有突發資金需求的人士尤其重要。
▶提取 TVC 累算權益的法定條件
由於TVC是為退休而設的儲蓄,其提取條件與強制性供款看齊,均受到法例規管。一般情況下,你必須在以下情況下才能提取TVC帳戶內的累算權益:
- 年滿65歲
- 年滿60歲並提早退休
- 完全喪失行為能力
- 罹患末期疾病
- 永久離開香港
- 身故(由遺產代理人申領)
常見問題 (FAQ)
❓ TVC 帳戶內的投資選項與強制性供款部分一樣嗎?
是的。TVC帳戶會提供與該強積金計劃下其他帳戶(包括強制性及自願性供款)完全相同的基金選擇。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自由地將TVC供款投資於不同的基金,例如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資產基金,甚至是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基金。
❓ 如果我有多個強積金帳戶,應該如何選擇開設 TVC 帳戶?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你有兩個選擇:一是在你現有的其中一個強積金受託人公司開設TVC帳戶,方便集中管理;二是選擇一家全新的受託人公司。建議你重新審視所有可選的強積金公司,比較它們的基金表現、收費和服務,選擇最符合你長遠利益的一家。開設TVC帳戶也是一個好時機,去考慮是否需要進行強積金帳戶整合,將分散在不同公司的個人帳戶集中管理。
❓ 在財政年度結束前才一次性存入大筆款項,可以扣稅嗎?
絕對可以。TVC的扣稅資格是按「實際供款日期」計算的。只要你的供款在課稅年度的最後一天(即3月31日)或之前成功存入TVC帳戶,無論是一筆過還是分期供款,該筆金額都可以在該年度申請稅務扣除。因此,不少人都會選擇在每年3月,即課稅年度完結前,根據自己的財政狀況作一次性的「衝刺」供款,以盡享扣稅優惠。
❓ TVC和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哪個更適合我?
這取決於你的風險偏好和退休規劃。TVC的本質是投資,回報與風險並存,潛在回報較高,但亦有虧損可能;QDAP則像保險儲蓄,回報相對穩定,設有保證回報部分,但增長潛力較低。年輕且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可偏重TVC;臨近退休、追求穩健的,則可考慮QDAP。當然,最好的策略可能是兩者兼備,分散風險。
總結
總括而言,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無疑是香港打工一族規劃財務的「三合一」神隊友,它集三大好處於一身:
- 即時慳稅: 直接降低應課稅入息,每年最多可慳稅$10,200。
- 長線增值: 透過專業的基金投資,讓你的退休儲備隨時間滾存增長。
- 高度靈活: 自由選擇受託人、供款額及頻率,完全自主掌握。
與其每年望著稅單慨嘆,不如主動出擊,善用政府提供的合法稅務優惠。TVC不僅能為你帶來短期的稅務寬減,更是為你未來退休生活建立穩固基礎的關鍵一步。建議各位讀者及早行動,了解並開設自己的TVC帳戶,別讓這份應得的「福利」白白溜走。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