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俸稅退稅2025深度解析:退稅上限削至$3,000!打工仔如何應對及最大化稅務優惠?

薪俸稅退稅2025深度解析:退稅上限削至$3,000!打工仔如何應對及最大化稅務優惠?

香港政府在今年早些時候公佈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佈了一項與全港打工仔息息相關的決定。鑑於近年持續的財政赤字,政府為嚴格控制開支並貫徹「能者多付」的原則,決定將2023/24課稅年度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的退稅上限,由上一年度的$6,000大幅削減一半至$3,000。這項一次性的寬減措施雖然維持了100%的退稅比率,但其上限額度卻是自2007/08年度以來近18年中的最低水平,這一變化直接影響了納稅人的錢包,也引發了市場對於未來稅務政策走向的廣泛關注。面對逐漸「縮水」的退稅福利,納稅人應如何調整自己的理財策略?

歷年薪俸稅退稅政策回顧:從$30,000到$3,000的變遷

薪俸稅退稅自2007/08年度起,逐漸成為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中一項常見的「派糖」措施,旨在紓解民困、刺激經濟。然而,這份「甜品」的份量卻隨著經濟環境的變遷而時大時小。回顧過去,退稅上限的波動清晰地反映了政府的財政狀況及政策考量。

在經濟相對暢旺的時期,例如2018/19年度,退稅上限曾高達$30,000,為納稅人帶來了實質的財務寬免。即便在疫情期間,為提振市道,政府也曾連續數年提供100%的稅款寬減,上限維持在$10,000至$20,000的水平。但隨著財政儲備面臨壓力,退稅的「慷慨度」也開始逐年遞減,從$6,000,再到如今的$3,000,清晰地勾勒出一條緊縮的軌跡。

以下為您整理了自2007/08財政年度至今的薪俸稅退稅比率及上限詳情,讓您一目了然:

財政年度 退稅課稅年度 退稅比率 退稅上限 時任財政司司長
2024/25 2023/24 100% $3,000 陳茂波
2023/24 2022/23 100% $6,000
2022/23 2021/22 100% $10,000
2021/22 2020/21 100% $10,000
2020/21 2019/20 100% $20,000
2019/20 2018/19 75% $20,000
2018/19 2017/18 75% $30,000
2017/18 2016/17 75% $20,000
2016/17 2015/16 75% $20,000 曾俊華
2015/16 2014/15 75% $20,000
2014/15 2013/14 75% $10,000
2013/14 2012/13 75% $10,000
2012/13 2011/12 75% $12,000
2011/12 2010/11 75% $6,000
2010/11 2009/10 75% $6,000
2008/09 2007/08 75% $25,000
2007/08 2006/07 50% $15,000 唐英年

如何計算您能獲得的薪俸稅退稅?

許多納稅人可能會對「100%退稅」和「$3,000上限」之間的關係感到困惑。其實計算方式非常直接。稅務局會先計算出您在2023/24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然後再根據這個數額來計算退稅金額。

計算原則很簡單:

  • 如果您的最終應繳稅款等於或少於$3,000,您將獲得與應繳稅款等額的退稅,相當於毋須繳稅
  • 如果您的最終應繳稅款超過$3,000,您將獲得上限為$3,000的退稅。

情境模擬:

  • 個案A:陳先生
    陳先生經計算後,2023/24年度的應繳薪俸稅為$2,500。由於此金額低於$3,000的退稅上限,他將獲得$2,500的全額退稅,實際繳稅額為$0。
  • 個案B:李小姐
    李小姐的應繳薪俸稅為$18,000。由於此金額超過$3,000,她能獲得的退稅金額為上限$3,000。因此,她最終需要繳納的稅款是 $18,000 – $3,000 = $15,000。

退稅縮水下的精明稅務規劃策略

既然政府的一次性寬減措施力度減弱,作為精明的納稅人,更應該主動出擊,善用所有合法的稅務扣除及免稅額項目,從根本上降低自己的「應繳稅款」基數。這不僅能抵銷退稅縮水的影響,更能為您建立長遠的健康財務規劃。以下是一些核心策略:

💡 策略一:用盡「扣稅三寶」

「扣稅三寶」是政府為鼓勵市民為未來醫療及退休生活儲蓄而設的稅務優惠,是每個打工仔都應充分利用的工具。

  • 自願醫保計劃 (VHIS):為自己或指明親屬購買合資格的自願醫保產品,每名受保人最高可獲$8,000的稅務扣除。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這篇關於自願醫保扣稅的文章
  • 合資格延期年金 (QDAP):為自己或配偶購買合資格的延期年金,保費可用作稅務扣除,上限為每年$60,000(此上限為QDAP與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合併上限)。這是一種有效的退休規劃工具,可以通過比較不同的QDAP產品來選擇最適合您的方案。
  • 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在強制性供款以外,為自己的強積金賬戶作額外供款,同樣可享每年最高$60,000的稅務扣除。

💡 策略二:盤點所有可申報的免稅額

除了個人基本免稅額,家庭中還有許多潛在的免稅額項目可以申報,千萬不要遺漏:

  • 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免稅額:若您有供養年滿55歲的父母/祖父母,便可申請此項免稅額,額度視乎年齡及是否同住而定。
  • 子女免稅額:每名子女可享有免稅額,若在該年度出生,還可獲額外免稅額。
  • 已婚人士免稅額:可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或合併報稅方式,以達至最優的稅務效果。

💡 策略三:申請其他合資格的特惠扣除

  • 個人進修開支:為提升工作技能而修讀的課程費用,最高可扣除$100,000。
  • 居所貸款利息:若您是業主,自住物業的按揭利息可作扣除,上限為每年$100,000。
  •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為父母或祖父母繳付的安老院舍費用,最高可扣除$100,000。

更詳細的稅務資訊,可參考香港稅務局的官方指南

常見問題 (FAQ)

❓ 這次的薪俸稅退稅需要自己申請嗎?

不需要。這是一項一次性的寬減措施,納稅人只需如常填報2023/24課稅年度的報稅表,稅務局在發出繳稅通知書時,會自動計算並扣減您應得的退稅金額。您會在稅單上清楚看到寬減的款項。

❓ 甚麼時候會收到退稅?

退稅並非以現金形式發放。它會直接在您2023/24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中扣減。如果您已繳交了該年度的暫繳稅,多付的稅款在扣除退稅後,差額將會以退稅支票的形式退還給您。一般而言,退稅支票會在稅單發出後陸續寄出。

❓ 如果我是夫婦合併報稅,退稅上限是$3,000還是$6,000?

薪俸稅的寬減是以「每位納稅人」為單位計算的。在合併報稅的情況下,夫婦二人會被視為一個納稅單位,因此退稅上限仍然是$3,000,而非按人數累積計算。

❓ 退稅金額會直接存入我的銀行戶口嗎?

如上所述,退稅是先在應繳稅款中扣減。只有在扣減後仍有多繳的稅款(例如來自暫繳稅),才會產生退款。稅務局會以劃線支票形式郵寄退款給納稅人。如果您想退款直接存入銀行賬戶,需要在報稅表(BIR60)第一部填寫您的儲稅券戶口以外的個人港元儲蓄或往來銀行戶口資料。

結論

總括而言,2023/24課稅年度的薪俸稅退稅上限下調至$3,000,標誌著政府財政政策的一個轉變。對於習慣了過往較高額度退稅的納稅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提醒:不能再單純依賴政府的一次性紓困措施。相反,我們應將目光轉向更長遠、更具主導性的稅務及財務規劃。透過全面了解並善用各項免稅額和扣除項目,不僅可以有效降低稅務負擔,更是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如退休和醫療保障)建立穩固基礎的明智之舉。立即行動,檢視您的稅務狀況,規劃最適合您的節稅方案吧。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