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幾多要交稅?2025稅季必讀:免稅額、扣稅項目全攻略,打工仔精明報稅慳到盡

年薪幾多要交稅?2025稅季必讀:免稅額、扣稅項目全攻略,打工仔精明報稅慳到盡

 

踏入2025年報稅季,不少香港打工仔都開始關注「年薪幾多要交稅」這個切身問題。今年初,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宣布,考慮到政府的財政壓力,決定將2023/24課稅年度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的一次性寬減上限由6,000港元下調至3,000港元。這項在香港實施的稅務調整,意味著市民的稅務負擔可能因此增加,也讓納稅人更加迫切需要了解香港薪俸稅計算的具體細則,以及如何善用各項免稅額和扣稅項目,為自己的荷包做好精明規劃。

年薪收入達到多少才需要繳納薪俸稅?

在香港,是否需要繳納薪俸稅,最核心的判斷標準就是您的年收入是否超過了「基本免稅額」。根據稅務局最新公布,2024/25課稅年度的基本免稅額為132,000港元。簡單來說,如果您的年薪總額低於這個數字,並且沒有其他應課稅的收入,那麼您就無需繳納任何薪俸稅。

💡 核心概念: 只要您的年度總收入不超過132,000港元,就屬於免稅範圍。然而,即使年薪超過這個門檻,也未必代表您一定要交稅。透過善用各種免稅額(例如已婚、子女、供養父母等)和扣稅項目,您的應課稅收入也可能降至零。

香港薪俸稅兩大計算方法:如何計算最划算?

了解自己是否需要交稅後,下一步就是掌握具體的計算方法。香港稅務局會採用兩種方式計算稅款,並自動選取稅款較低者作為您最終的應繳稅額,確保納稅人能以最優惠的方式完稅。這兩種方法分別是「累進稅率」和「標準稅率」。

方法一:累進稅率計算

這是最常見的計算方式。首先將您的總收入減去所有適用的免稅額及扣稅項目,得出「應課稅入息實額」,然後按不同的稅階以遞增的稅率計算。

  • 🔹 首 50,000港元:2%
  • 🔹 其次 50,000港元:6%
  • 🔹 再其次 50,000港元:10%
  • 🔹 再其次 50,000港元:14%
  • 🔹 餘額部分:17%

方法二:標準稅率計算

此方法主要適用於高收入人士。計算方式是將您的總收入減去可扣除的開支(不包括免稅額),得出「入息淨額」,然後直接以標準稅率計算。

  • 🔹 淨收入首 5,000,000港元:15%
  • 🔹 超過 5,000,000港元的部分:16%

慳稅關鍵:不可不知的免稅額 (Allowances)

免稅額是政府為照顧納稅人基本生活及家庭開支而設的法定減免。了解並申報所有符合資格的免稅額,是降低應課稅收入的第一步。以下是2024/25課稅年度主要的免稅額項目:

免稅額項目 2024/25年度免稅金額 (港元)
基本免稅額 132,000
已婚人士免稅額 264,000
子女免稅額 (每名) 130,000
子女出生年度額外免稅額 130,000
供養父母/祖父母免稅額 (每名) 最高 50,000 (視乎年齡及條件)
單親免稅額 132,000
傷殘人士免稅額 75,000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75,000

慳稅進階班:善用扣稅項目 (Deductions)

除了免稅額,稅務局還提供多項扣稅項目,鼓勵市民為退休、醫療、進修及慈善等方面作出貢獻。與免稅額不同,扣稅項目是「實報實銷」,即您需要有實際支出才能申請扣減。靈活運用這些扣稅項目,能進一步大幅降低您的稅務負擔。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扣稅三寶」,即自願醫保(VHIS)、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和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這些都是政府重點推廣的退休及醫療保障規劃工具,並提供可觀的稅務優惠。

扣稅項目 每年最高扣除額 (港元)
強制性強積金供款 (MPF) 18,000
住宅租金扣除 (2024/25年度起) 100,000 (注意:2024/25年度起調整)
自願醫保計劃 (VHIS) 保費 (每名受保人) 8,000
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TVC) 60,000 (兩者共用)
個人進修開支 100,000
認可慈善捐款 收入的35%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100,000

實戰演練:30萬年薪單身人士稅款計算

為了讓您更具體地理解年薪幾多要交稅的問題,我們以一個簡單案例進行演算。

情境假設:

  • 陳先生,單身人士
  • 年薪總收入:300,000港元
  • 強制性強積金供款:18,000港元
  • 無其他免稅額或扣稅項目

計算步驟:

第1步:計算總收入
年薪 = 300,000港元

第2步:減去扣稅項目
入息淨額 = 300,000 – 18,000 (MPF供款) = 282,000港元

第3步:減去免稅額
應課稅入息實額 = 282,000 – 132,000 (基本免稅額) = 150,000港元

第4步:以累進稅率計算稅款
首 50,000 × 2% = 1,000港元
次 50,000 × 6% = 3,000港元
餘額 50,000 × 10% = 5,000港元
應繳總稅款 = 1,000 + 3,000 + 5,000 = 9,000港元

報稅流程與重要時間點

掌握了計算方法後,緊記以下的報稅時間表至關重要,以免錯過期限而面臨罰款。

  • 每年5月初:稅務局會陸續向納稅人寄出「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
  • 6月初至7月初:一般納稅人的交表期限為報稅表發出日期後的一個月內。網上報稅可自動獲延期一個月。
  • 每年10月起:稅務局會發出繳稅通知書。
  • 翌年1月及4月:大部分納稅人的稅款會分兩期繳交,通常在1月和4月。

稅務局提供多種便捷的繳稅方式,包括網上銀行、轉數快(FPS)、繳費靈(PPS)、銀行自動櫃員機(ATM)等,納稅人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繳款。

FAQ 常見問題

1. 我做兼職(Part-time)或有多份收入,應該如何報稅?

您需要將所有來自不同工作的收入(包括兼職、自由工作等)合併計算,並在報稅表上如實申報。所有應課稅的收入都應加總,然後再扣減免稅額和扣除額來計算應繳稅款。

2. 如果遲交報稅表,會有什麼後果?

遲交報稅表可能會被罰款,甚至被檢控。稅務局有權向未按時提交報稅表的人士發出評估稅款,並可能附加罰款。因此,務必在指定期限內完成申報。

3. 夫婦應該選擇合併報稅還是分開報稅?

這取決於夫婦雙方的收入情況。如果其中一方的收入較低,甚至低於其個人免稅額,那麼選擇合併報稅通常會更划算,因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未用盡的免稅額。您可以利用稅務局的稅款計算機分別試算,選擇繳稅較少的方式。可參考個別人士報税表指南

4. 我可以在哪裡找到官方的稅款計算機?

香港稅務局官方網站提供非常實用的稅款計算機工具。您只需輸入您的收入、免稅額及扣稅項目等資料,系統便會自動為您估算出應繳的薪俸稅款,是進行稅務規劃的絕佳助手。

結論

總括而言,「年薪幾多要交稅」並非一個單一數字可以解答,而是與您的個人情況、家庭結構及財務規劃息息相關。透過深入了解薪俸稅的計算機制,並積極規劃和申報所有合資格的免稅額與扣稅項目,每位納稅人都有機會合法地減輕自己的稅務負擔。面對稅季,與其被動等待稅單,不如主動出擊,做個精明的報稅人。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