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未来5年發債1,950億:零售綠債與 iBond哪款債券更值得投資?

政府未来5年發債1,950億:零售綠債與 iBond哪款債券更值得投資?

香港政府持續推動債券市場發展,最新財政預算案顯示,未來五年將透過「可持續債券計劃」及「基礎建設債券計劃」發行每年約1,500億至1,950億港元的債券,為基建發展提供資金。市場關注的兩大零售債券——零售綠色債券與通脹掛鈎債券(iBond),各有優勢,投資者應如何選擇?本文將透過市場數據及最新政策分析,深入探討這兩類債券的投資價值。

零售綠色債券:高固定息率+支持可持續發展

香港政府自2022年推出零售綠色債券,並在2024年進一步提升其投資吸引力,將最低年息率由2.5%調升至4.75%。最新一期綠債發行額高達200億港元,同時超32.3萬名投資者認購。顯示市場需求強勁。這些債券的收益將用於資助或再融資符合《綠色債券框架》的項目,如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等,為投資者提供穩定收益的同時,也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

【延伸閱讀】政府綠色債券計劃擴展,2026到期第三次付息息率為5%,推動可持續發展邁向新里程

投資價值大比拼:零售綠債 vs iBond

以下是零售綠債與通脹掛鈎債券(iBond)的詳細對比表格,幫助投資者快速了解兩者的差異與優勢:

 

項目

零售綠債 通脹掛鉤債券(iBood)
發行目的 為環保項目融資,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為投資者提供抗通脹的投資工具
回報機製 固定利率 + 潛在資本增值 與香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掛鈎
適合投資者 注重社會責任投資(SRI)的長線投資者 追求穩定收益、抗通脹的保守型投資者
風險水平 低至中(取決於市場利率波動) 低(政府背書,與通脹掛鈎)
投資期限 通常為3至5年

通常為3年

通脹掛鈎債券(iBond):通脹的「穩賺神器」

通脹掛鈎債券(iBond)是香港政府發行的一種零售債券,其回報與本地通脹率掛鈎,旨在為投資者提供對抗通脹的投資工具。以2024年到期的iBond(發行編號03GB2406R)為例,其第六個付息日年息率為2.00%,每1萬港元債券利息為98.63港元。雖然iBond過去受到投資者追捧,但隨著市場對固定回報產品的需求轉向綠色債券,其發行量相對減少。

政府發債規模創新高:每年1,500億至1,950億港元

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香港特區政府計劃未來五年在「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和「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每年發行約1,500億至1,950億港元的債券。這些資金將用於推動北部都會區等策略性基建項目,支持經濟轉型。市場普遍認為,香港的政府債務水平仍處於可控範圍,未來五年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將維持在12%至16.5%。

發債策略對市場的影響

過去,政府主要發行短年期債券,以應對市場需求與零售投資者的偏好。然而,未來五年內,政府將有56%的發債資金用於再融資短期債務。因此,未來政府將根據市場情況及投資需求,積極考慮發行更長年期的債券,為長線投資者(如保險公司、養老基金)提供更多選擇。

結論:零售綠債與iBond的未來前景

零售綠色債券與iBond各有優勢。前者支持環境可持續發展,並提供穩定的最低年息率;後者則為投資者提供對抗通脹的保障。隨著政府推動基建投資及擴大發債規模,未來市場將見證更多創新的政府債券產品。

對投資者而言,選擇零售綠債或iBond應基於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同時,隨著政府發債策略的變化,投資者可關注未來發行的長年期債券,以捕捉更穩定的回報機會。

關於債券的常見問題

Q1.香港政府債券怎麼買?

購買香港政府債券(如零售綠債或iBond)的步驟簡述如下:

認購渠道:透過銀行、證券公司或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指定的線上平台認購。

開立賬戶:確保擁有有效的銀行或證券交易賬戶。

填寫申請:在發行期間填寫認購表格,並選擇認購金額。

支付款項:根據認購金額支付相應款項。

確認分配:認購結束後,根據分配結果確認獲配債券數量。

持有或交易:債券可持有至到期,或在二手市場交易。

Q2.綠色債券每人幾多手?

綠色債券的每人分配手數沒有限制,但最終獲配數量取決於總認購情況。若認購超額,可能會按比例分配,每人獲配手數通常會低於申請數量。建議參考每次發行的具體公告,了解分配細節。

Q3.債券要繳稅嗎?

在香港,政府發行的債券(如零售綠債、iBond)利息收入免繳利得稅,為投資者提供稅務優惠。但若投資海外債券,則需根據當地稅務規定繳稅。建議諮詢專業稅務顧問以獲取詳細資訊。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