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隨著台灣金管會的法規修訂進程,市場即將迎來首批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這一改革將對亞洲資本市場,特別是香港投資者帶來重大影響。本文將詳細解析此次改革對市場的影響、投資者應如何應對,以及如何從中挖掘投資機會。
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平衡型ETF的開放:金管會法規修正及影響
金管會最近公布了針對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平衡型ETF的法規修正草案,並計劃在2025年第一季推出首批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這些改革不僅擴展了投資產品的種類,也為香港投資者進入台灣市場創造了新機會。
金管會的六大法規變革
- 新增主動式ETF基金種類:金管會此次將推出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並要求基金名稱標明“主動式”,方便投資者識別與傳統被動型ETF的區別。
- 投資規範調整:主動式ETF將根據其投資對象(股票或債券)適用不同的規範,增強市場彈性,並允許這些基金進行融資融券交易。
- 績效指標的靈活運用:主動式ETF不強制要求績效指標,但若採用,基金需詳細解釋其與指標之間的差異。
- 開放被動式平衡型ETF:金管會放寬了指數成分的要求,讓被動式ETF可同時包含股票和債券,並推出平衡型ETF。
- 指數成分比例透明化:若發行被動式平衡型ETF,指數編製規則需明確規定各類成分證券的配置比例,並在公開說明書中披露。
- 無槓桿與反向型ETF:此次改革中,並未開放槓桿型或反向型ETF的發行。
台灣ETF市場的未來發展與香港投資者的機會
金管會預計,這些改革將在未來三年內推動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的規模達到新台幣2,000億元。隨著更多產品進入市場,香港投資者可利用這些新產品進一步多樣化其投資組合,並從中獲取潛在的投資收益。
如何選擇適合的ETF產品?
隨著市場對主動式ETF和被動式平衡型ETF的需求日益增加,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選擇適合的ETF類型。
- 主動式ETF:這類基金由基金經理主導,積極選擇股票或債券,適合偏好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者。
- 被動式平衡型ETF:對於偏向穩健型投資者,被動式平衡型ETF提供了股債配置的多樣性,能夠在追蹤市場指數的同時保持一定的風險控制。
【延伸閱讀】
收息股2024 決策層釋放政策紅利 港股ETF一週狂漲超5%!
台灣與香港ETF市場的聯動機會
隨著台灣金管會推動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香港投資者應積極關注這一市場動態。台灣ETF市場的開放將為香港投資者提供更多的資產配置選擇,也使得兩地的資本市場聯動性進一步加強。
結論:把握2025年ETF改革機遇
金管會對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平衡型ETF的開放,無疑為亞洲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變革和機會。香港投資者應保持關注,深入了解台灣ETF市場的最新動態,並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調整投資策略。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台灣將成為亞洲資產管理市場的重要玩家,香港投資者不容忽視這一新興市場的潛力。
關於ETF的常見問題
Q1.黃金ETF有配息嗎?
黃金ETF通常不會配息。大多數黃金ETF的投資目標是模擬黃金價格的波動,而黃金本身不會產生定期收益或股息。因此,這類ETF主要是用來追蹤黃金的價格波動,並幫助投資者間接投資於黃金,而非通過股息獲取收益。
Q2.ETF可以長期持有嗎?
是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可以長期持有,並且這是一個相對常見的投資策略。許多投資者選擇長期持有ETF,因為它們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選擇,並且通常具有較低的費用結構,特別是對於被動型ETF(例如,追蹤指數的ETF)。
Q3.殖利率越高越好嗎?
殖利率高並不一定代表更好,這要視乎你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以及資產類型。殖利率(即投資回報的比率)高,雖然吸引人,但可能存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