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提新股改革:回撥比例降至20%,放寬公眾持股門檻

港交所提新股改革:回撥比例降至20%,放寬公眾持股門檻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388)近日提出改革新股定價及分配機制的建議,旨在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減少定價錯誤風險。改革包括將公開發售部分的回撥比例從最高50%降至20%,並放寬基石投資者禁售期,招股價上限可增至10%。改革方案的公開諮詢期將於明年3月19日結束。

公開發售比例調整 降低散戶參與比例

新方案建議將公開發售的回撥比例從50%降至20%。此外,公開發售部分可以選擇初始設定為5%(最多回撥20%)或至少10%且不設回撥機制。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潔鏇表示,這樣的調整能更好地適應現時香港新股市場的需求。

瑞銀支持新方案 提升機構吸引力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李鎮國認為,公開發售20%的設置有助吸引機構投資者,並能平衡散戶與機構投資者的參與,穩定股市。

小券商擔心影響散戶參與

不過,有業界人士擔心,這些改革將降低散戶參與新股發行的機會。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認為,散戶參與能令市場更為公平,而新的回撥機制可能加劇市場不穩定。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則擔心,新規會令小券商在「打新」中處於不利地位。

基石投資者禁售期縮短 增加市場流動性

新方案建議基石投資者在上市三個月後可出售最多50%股份,餘下股份需等六個月後解禁。李鎮國認為這樣的安排能促進市場流動性。

公眾持股比例調整 提高市場彈性

港交所還提出調低公眾持股比例的門檻。新規將根據市值級別設定不同的公眾持股量要求。市值60億元以下的企業需保持25%公眾持股量,60億元至300億元降至15%,300億元至700億元降至10%,超過700億元的企業最低要求為5%。

港交所提新股改革:回撥比例降至20%,放寬公眾持股門檻
圖片截圖來源:HKEX

下調A+H股發行門檻 提供更多融資選擇

對於A+H股發行人,港交所建議下調H股所屬類別股份的最低門檻,從現有的15%降至10%或至少30億元的市值,以便吸引更多A股企業通過在港發行H股融資。

考慮設立OTC市場 提供“除牌逃生門”

港交所還提出設立場外交易(OTC)市場,允許未能維持公眾持股比例的上市公司選擇在OTC市場進行交易。業界認為,調低公眾持股量門檻可吸引更多大型企業來港上市,但過低的持股比例可能會降低市場流動性和增加股權集中風險。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