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樓》甯漢豪發聲:力推跨區地積比率轉移,明年上半年擬定初步建議

《港樓》甯漢豪發聲:力推跨區地積比率轉移,明年上半年擬定初步建議

近日,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時透露,政府正從多方面努力加速舊區重建計劃,當中包括降低強制拍賣(強拍)申請門檻,以及優化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補償與安置措施。這些舉措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並可能對香港的健康產業及相關投資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根據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程式,經修訂的《強制拍貿條例》(俗稱《強拍條例》)將於今年12月6日生效。此次修訂旨在降低強拍申請門檻,並便利相連地段的重建。預計這一變化預計將加速舊區樓宇的重建進程,為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市建局「樓換樓」計劃受歡迎

市建局推出的「樓換樓」安排,讓自住業主在收取「同區七年樓齡」現金補償後,能夠選擇購買市建局提供的住宅單位。據市建局數據顯示,超過八成自住業主已選擇在市場上購買重置單位,而約50多個單位的業主已參加「樓換樓」計劃。這一計劃的成功實施,不僅為業主提供了更多選擇,也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針對受市建局項目影響的業主,政府表示,在善用公營房屋資源的原則下,不宜直接提供資助出售單位。然而,若這些業主符合房委會資助出售單位的申請資格,仍可自行提出申請。這一政策決策引發了市場對公營房屋資源分配的進一步討論。

新發展土地政策探索中

為應對樓宇老化問題,政府正研究利用新發展土地,為市建局和私人舊樓重建項目創造更有利條件。其中包括在新發展區建造專用安置屋村及「樓換樓」屋宇,並探討跨區地積比率轉移的可行性。這些政策若得以實施,將為舊區重建提供更大的調遷空間,並可能引發新的投資熱點。

面對舊區重建的加速,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把握投資機會。同時,政府應繼續優化相關政策,確保重建過程中的公平與透明,以保障業主權益。此外,舊區重建與健康產業的關聯也值得進一步探索,如通過重建提升社區環境,促進居民身心健康。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