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美國通脹數據高於預期,引發市場對美聯儲延遲降息的擔憂,導致美股波動加劇。納指回調之際,香港科技股卻逆勢上揚,受阿里巴巴、小米、聯想等企業業績推動,科技指數錄得五年來最佳單月漲幅。與此同時,避險需求升溫,部分資金流向香港REITs,但高利率環境下,其避險效應仍存挑戰。在美聯儲政策不確定性及中國經濟復甦放緩的背景下,港股市場的連動效應備受關注。
【延伸閱讀】恆指成分股維持不變,港股走勢強勁,應如何把握機遇及調整策略?
科技股:資金推動短期上揚,長期前景存變數
美股科技股近期表現波動,但港股科技板塊卻迎來強勁反彈。香港科技指數在阿里巴巴(9988.HK)、小米(1810.HK)和聯想(0992.HK)等企業業績優於預期的帶動下,錄得近五年來最強單月漲幅。此外,中國AI初創企業 DeepSeek 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突破進一步吸引全球投資者目光,為市場帶來額外動力。
然而,這波科技股漲勢主要由內地資金與散戶推動,短期內可能受市場情緒驅動,缺乏外資長線配置支撐。特別是全球市場對中國科技產業政策仍持觀望態度,未來一旦監管環境變化,科技股仍可能面臨較大風險。
REITs:避險功能受利率影響,市場前景分化
在市場動盪時,投資者通常轉向穩定收益資產,如REITs等具備穩定派息的金融產品。然而,在高利率環境下,香港REITs市場的表現仍受到一定壓力。
市場概況:香港REITs發展仍具潛力
根據香港交易所數據,截至2024年初,香港市場共有12隻REITs,總市值約1,300億港元,較2023年增長約6%。儘管規模仍遠小於新加坡市場(市值約4,000億港元),但隨著滬深港通擴展至REITs,有望吸引更多內地資金流入,提升市場流動性。
REITs避險效應分析:租金收益 vs 市場壓力
傳統上,REITs依賴租金收入,能夠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部分REITs面臨挑戰:
- 利率上升:美聯儲若維持高利率,REITs的融資成本將上升,影響派息回報率。
- 商業地產需求:香港辦公樓市場需求疲弱,專注於寫字樓物業的REITs(如冠君產業信託(2778.HK))面臨租金下滑壓力。
- 政策支持:中國與香港政府正推動REITs發展,如將其納入滬深港通機制,長期而言可能提升市場吸引力。
投資策略:如何在美股波動下佈局港股?
面對市場不確定性,投資者可考慮以下策略:
- 科技股短線操作,關注業績增長股:在市場情緒回暖時,關注具業績支撐的科技龍頭企業,但需留意政策風險。
- REITs選擇穩健標的:優先考慮高出租率、穩定租金收入的REITs,如持有零售商場或物流物業的信託基金。
- 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美股波動下,可適當配置黃金、美元資產等傳統避險工具,以降低市場風險對投資組合的影響。
市場數據比較
資產類別 |
近期表現 | 主要影響因素 | 適合投資者 |
科技股(HK Tech Index) | 近五年最佳單月漲幅 | 內地資金流入、業績增長 | 高風險投資者、短線交易 |
REITs(香港) | 受利率影響、波動較大 | 租金收益、利率政策 | 長期收益投資者 |
黃金(XAU/USD) | 近期創新高 | 美股避險需求、美債收益率 | 低風險避險投資者 |
結論
美股波動下,港股科技股受資金推動而短期回升,但市場仍需關注企業基本面與政策風險。REITs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在高息環境下仍需時間適應新市場格局,投資者宜選擇資質穩健的標的。面對市場變化,靈活調整投資組合,平衡風險與回報,將是2025年投資者應對市場波動的關鍵策略。
關於科技股/REITsde 的常見問題
Q1.股票可以一直放著嗎?
股票可以長期持有,但需關注公司業績、市場變化和風險管理。
Q2.REITs 是債券嗎?
REITs 不是債券,但都能提供穩定收益。REITs 投資不動產,債券則是借貸工具。
Q3.REITs是ETF嗎?
REITs 不是 ETF,但都屬於投資基金類型。REITs 投資不動產,ETF 則涵蓋多種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