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近年來,ESG(環境、社會與管治)已成為全球企業發展的重點方向。然而,根據最新調查,儘管超過九成的香港中小企關注ESG議題,真正落實相關目標的企業卻不足一成。這一現象背後,反映了中小企在經營成本與資源限制下的兩難困境。本文將深入探討香港中小企在ESG推動中的現況、挑戰及解決方案,並分析經營成本與誘因如何影響ESG的落實。
ESG意識提升,但執行率偏低
根據《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2024年第四季調查顯示,97%的香港中小企對ESG的關注度有所提升或維持不變,但僅有9%的企業設立了明確的ESG目標,如減碳排放、減少能源消耗及促進社會責任。此外,多達96%的企業表示在執行過程中面臨挑戰。
香港中小企的產業結構是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全港約有36萬間中小企業,佔所有商業機構逾98%,聘用員工超過120萬人,佔全港非公務員總就業人數的44%。這些企業普遍資源有限,難以全面推動ESG。
經營壓力與資源限制成最大阻力
當前經營環境下,香港中小企普遍面對經濟不確定性與資金短缺,導致推行ESG的意願受限。香港中小企協會創會會長佘繼泉指出,許多企業認為應先確保盈利,再考慮ESG發展,尤其是家庭式經營或規模較小的企業,更傾向觀望而非積極投入。
香港中小企促進聯會會長林國雄則表示,較具規模的中小企更有能力投入資源推行ESG,但小型企業往往因擔憂成本問題而卻步。例如,引入節能設備或進行數碼轉型需要大量前期投資,這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來說是一大挑戰。
【延伸閱讀】香港金管局5大措施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及數字、綠色轉型優化
企業誘因不足,政府應提供支持
儘管ESG被視為未來的投資方向,許多香港中小企仍認為短期內無法看到具體回報,因此執行意欲不高。恒生大學市場學系助理教授鄺家麒指出,若能讓企業看到實際盈利影響,例如減少能源消耗帶來的成本節約,將有助於提升推動意願。
業界建議,政府可透過以下方式提供誘因,鼓勵中小企落實ESG:
- 稅務寬減
對於投入ESG發展的企業,提供相應的稅務優惠,減輕營運負擔。
【延伸閱讀】香港稅務政策解析,企業如何利用低稅率與簡單稅制創造價值
- 環保採購優勢
在政府及公營機構的招標制度中,為使用環保物料的企業提供額外加分。 - ESG評級與融資優惠
建立中小企ESG數據平台,讓企業能夠獲取相關評級,並以此作為申請低息貸款或延長還款期的參考。
「E(環境)」議題較易見效,科技成關鍵助力
在ESG三大範疇中,企業普遍認為「E(環境)」方面較易執行,因減少污染及提升能源效率可帶來直接的經營成效。以香港餐飲業為例,部分企業透過數碼技術減少人手需求,如引入手機落單系統、電子支付等,既能提升效率,又可減少紙張浪費。此外,洗碗機與啤水機的應用亦可降低耗水量,提升可持續發展效益。
【延伸閱讀】香港企業如何借ESG推動品牌升級:面對合規挑戰與市場機遇
結論
ESG作為全球趨勢,香港中小企雖有高度關注,但在推行層面仍面對多重挑戰,包括資金不足、經營壓力及政策誘因不足等。政府與企業需攜手合作,透過稅務優惠、融資支持及公營採購政策,提供具體的激勵措施,讓更多中小企在經濟可行性與社會責任之間找到平衡,推動ESG成為長遠可持續發展策略。
關於ESG的常見問題
Q1.ESG投資稅收優惠申請條件是什麼?
ESG 投資的稅收優惠申請條件通常包括:
✅ 合資格投資:投資於政府認可的 ESG 基金或綠色債券。
✅ 符合可持續標準:企業或個人需確保投資符合環保、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標準。
✅ 申報與證明:提供相關投資證明,如 ESG 評級報告或認證文件。
✅ 所在地規定:不同地區(如香港、新加坡)稅務優惠條件可能有所不同,需符合當地法規。
可向當地稅務機構或相關部門查詢最新詳情📜💡
Q2.企業如何導入ESG?
企業導入 ESG 方法:
✅ 制定 ESG 策略(設立減碳、節能、社會責任目標)
✅ 落實綠色運營(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
✅ 強化企業管治(提升透明度,確保合規)
✅ 社會責任行動(員工福祉、社區貢獻)
✅ ESG 資訊披露(定期發布報告,提升投資者信心)
Q3.不做 ESG 會有什麼影響?
不做 ESG 可能帶來以下影響:
🔻 投資者信心下降(難以吸引 ESG 基金與投資)
🔻 監管風險增加(未來可能面臨更嚴格法規與罰款)
🔻 品牌形象受損(消費者與合作夥伴更注重可持續發展)
🔻 融資成本上升(銀行與投資機構更傾向支持ESG企業)
🔻 競爭力減弱(市場趨勢轉向可持續發展,落後者將被淘汰)